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行政复议公开 > 年度报告

池州市2019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情况分析报告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司法 发布时间:2020-01-06 09:08
[字体:]

池州市2019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情况分析报告

 

    2019年,池州市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司法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复议理念,努力实现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情况

(一)全市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情况

2019年上半年,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48件,受理前通过宣传、引导、调解等方式妥善处置67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1件,涉及公安、工商、食品药品、规划、房屋征迁、劳动及社会保障、林业和土地等多个领域。其中,土地类占受理总数的8.1%;食品药品类占受理总数的21.62%;公安类占受理总数的27.03 %;劳动及社会保障类占受理总数的18.91%。

共审结62件(包括上年度结转),未审结19件,其中,维持33件,驳回5件,撤销7件,变更1件,责令履行2,终止14件

(二)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情况

2019年,市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3件,受理前通过宣传、引导、调解等方式妥善处置16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7件,涉及公安、市场监管、房屋征补、招投标、林业、信息公开等多个领域,前几类分别是:公安类占受理总数为30%;市场监管类占受理总数为20%;招投标类占受理总数为20%;林业类、房屋征补类、信息公开类均占受理总数为10%。审结16件(包括上年度结转),未审结1件。

(三)行政复议案件特点

1、行政复议案件涉及领域广。公安、市场监管、土地、房屋征补等“热点”领域温度不降,招投标等领域“异军突起”,房屋征补、林权类案件时间跨度长、涉及人数多、法律关系复杂。

2、行政争议主要集中在基层。乡镇政府、县区政府部门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管理职责,直面广大人民群众,直面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易与行政相对人发生行政争议。

3、案件增幅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案件受理数量有所下降。2018年以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查化解矛盾;一些重点项目破土动工,因征地、拆迁产生系列行政复议案件,经各级政府不断协调、化解,行政争议得到有效化解。

二、行政应诉案件办理情况

2019年,全市共发生行政诉讼案件108件(仅包含一审案件)。从被告级别看,市政府为被告占总数的5.94%,市政府部门为被告占总数的10.89%;县级政府及县级政府部门为被告分别占总数的20.79%和62.37%。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较去年继续上升。

行政诉讼案件呈现特点为:一是案件数量稳步增长。二是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稳步推进。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意识进一步提升,部分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表现专业;三是基层乡镇及县直部门行政行为被撤销比例高于市、县政府。

三、主要做法

(一)围绕中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2019司法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案件审理中牢牢把握规范行政行为、创造良好投资创业的法治环境、促进公平正义的理念,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一是积极化解池州海螺水泥三期用地行政争议,既充分保障群众利益,又妥善解决企业用地问题。二是围绕神山项目重点工作本着化解行政争议,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初心,依法办理系列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积极与被申请人、行政相对人沟通协调,努力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目标。

(二)畅通复议渠道,积极化解行政争议。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体现行政复议公正快捷的特点和复议为民的宗旨,强力推进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复议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一是贯彻落实好《行政复议若干制度(试行)》,进一步规范全市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工作。二是加强行政调解,化解社会矛盾,使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阶段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三是做好跟踪回访工作。努力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注重对已办结的行政复议案件进行跟踪回访,减少复议后诉讼案件的败诉率,提高行政复议的公信力。

(三)推进负责人出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促使行政机关积极应对行政诉讼,尊重当事人的权利,认真倾听和回应当事人的诉求,并认真对待法院所作的相关裁判,从而更好地解决行政争议。2019年,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明显提高。一是充分发挥考核的刚性约束和导向作用。对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情况进行统计,依规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二是密切行政机关与法院之间的联系。畅通信息交换渠道,积极配合人民法院案件审理,做好行政争议化解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9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水平。

(一)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复议应诉能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复议应诉队伍,配备与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办案人员,通过外出培训、案例研讨、专题辅导、庭审观摩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市行政复议应诉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复议应诉队伍。

(二)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复议应诉工作。下一步,从规范制度建设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对现有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制度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审理、听证、咨询和行政应诉方面制度,使我市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复议正规化水平。开展行政复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上半年,我市已全部完成平台注册登记工作,案件录入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司法部、司法厅部署,按照时间节点积极推进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平台应用工作。

)加强指导监督,进一步提升全市整体水平强化对县区政府和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开展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和对行政复议决定书、意见(建议)书落实情况的督查。加强复议、应诉工作的分析、总结和研究,加强对复议、应诉工作的规范和指导,建立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长效培训机制。健全行政复议、应诉责任机制,及时修改完善复议、应诉工作考核标准,推动各级复议、应诉人员的办案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019年12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