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 > 工作简报

【池州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简报2025年第8期】朱浩东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强调
坚持认知革新和方法创新双向发力 全力答好创新之问推动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10-10 16:24
[字号:默认超大]

9月7日至8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市委书记朱浩东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池州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全力答好省委提出的47个“创新之问”,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贺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庆丰,市政协主席席峰,市委副书记田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等参加会议。
  朱浩东指出,省委提出的“创新之问”,既为各地谋划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对干部能力素质的综合考验。当前,池州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上升期、关键期,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根本是广大干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创新方法上有差距。回答好“创新之问”,本质上是一场比能力、比干劲、比创新的实践比拼。全市上下要以对池州未来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从认知革新和方法创新两个维度发力,围绕未来“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出效果”,认真思考、深入谋划,确保我市贯彻落实举措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符合池州实际。
  朱浩东强调,要进一步树立产业化思维、市场化思维、开放思维,多从主观层面思考问题、查找不足,全力学起来、跑起来,不断以创新破解池州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加快推动“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要树牢实绩用人导向,注重在高质量发展一线、为民服务一线、安全稳定一线锻炼干部、识别干部,持续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更高标准,具体抓、抓具体,切实将答题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成效。


全市新型技术改造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贺东出席并讲话


9月23日下午,全市新型技术改造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省新型技术改造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会议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市长贺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方能斌主持会议。

贺东指出,新型技改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事关池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认知,科学把握推进新型技术改造的新思路新要求,大力实施以人工智能为牵引、以“智改数转网联绿色”为特征的新型技术改造,推动产业提质升级。要结合产业规模、技术需求、发展阶段,一企一策、分类推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围绕“深度改、有力转、高效联”,强化人工智能牵引赋能和“链式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要抢抓“两新”政策机遇,持续谋划编报一批新型技改项目,积极支持企业实施新型技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贺东强调,集群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县域强。要坚定后发赶超、加速崛起的决心,加快提升县域特6332色产业集群规模能级和创新能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大集群规模,进一步做细产业发展规划,“一链一策”建立企业库、项目库、人才库,一体推进延链强链补链;要突出项目支撑,聚焦特色产业绘制招商图谱,加大项目招引、谋划、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要深化科产融合,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壮大市场主体,加大对根企业、种子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要强化协同联动,加快健全“五个一”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专班工作】

9月5日-8日,市营商环境办调度《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任务清单(2025版)》落实情况。

9月9日,市营商环境办赴省政府办公厅对接营商环境、双招双引等工作。

9月15日,市营商环境办调度“3+3”一类问题进展情况。

9月23日,市营商环境办面对面协调解决有关企业问题诉求。

9月24日,市营商环境办召开三季度营商环境体验官座谈会。


【县区动态】

贵池区:新型技术改造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该区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13家、基础级智能工厂7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家。壮大项目储备。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聚焦“两钢”升级、设备更新、产能扩张三大领域,谋划高质量新型技改项目库。截至目前,谋划新型技改项目100个、总投资500亿元以上,其中“两钢”钢铁产品高端化等转型升级项目40个,璟民汽车零部件数字化等设备更新项目40个,起帆无氧铜杆技改等扩大生产项目20个。优化服务机制。成立新型技改工作专班,引入专业机构开展规模企业全面诊断,“一企一策”制定技改方案,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机床区域服务、船舶运维服务等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以上;对接安赛乐米塔尔等全球头部企业,推动装备制造、新材料企业拓展新型产品,新增“三首”产品15项以上。强化政策支持。跟踪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编制技改投资项目导向计划,争取上级资金,出台区级叠加支持政策。截至目前,110家企业5500台设备接入省“羚羊”平台;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9家,池州高新区跻身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市经开区:创新为企服务模式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统筹调度。创新组建“为企服务中心”,由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整合区办公室、工商联和营商环境办集中办公,落实企业问题“多口收集、一口交办、督查反馈”机制。复杂问题专题协调、明确责任、限时办结。一般诉求3日内反馈,疑难问题1月内制定方案。今年以来,共收集企业诉求118条,已办结101条,持续推进17条,有效破解政策兑现、厂房维修、审批服务等难题。开展精准服务。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成立助企融资服务工作专班,按季度摸排融资需求,建立动态清单,精准匹配银行开展“一对一”或专场对接。今年以来开展对接活动40余次,为外资企业晶纭先进材料解决融资800万元,累计为24家企业融资1.55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推动协同联动。统筹应急、市场、生态等部门,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减少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制定月度联合检查计划,明确事项范围及标准,实施差异化监管,运用“信用+监管”模式,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制度。今年以来,企业单次迎检时间由4天压缩至1天,检查次数减少180余家次,累计实施免罚10件。


【部门传真】

市卫健委:推行“四办模式”优化卫生健康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为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市卫生健康委推行“四办模式”,持续优化卫生健康政务服务营商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一网快办。推动108项卫生健康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护士首次注册、变更注册、延续注册等3个高频服务事项自助办理,实现“全程网办”“一窗通办”,办理事项341件。跨省通办。将75项卫生健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全省一单”,推进异地事项“跨省通办”;推动医疗广告、义诊和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3个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914件。即来即办。精简申请材料132份,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10项,卫生健康政务服务群众和企业办事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实现当日“即办即取”。帮办代办。拓展“延时”“预约”“上门”等便民服务,对当场无法获取证照或办理结果的,提供免费邮寄“送证上门”服务90余件,办事群众和企业满意率100%。

市民政局:创新机制提升民政服务机构本质安全水平。为全面提升民政服务机构本质安全水平,市民政局创新建立政府购买安全服务机制,引入专业力量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创新破局。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委托具备专业消防安全评估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全市370余家民政服务机构开展消防、食品、建筑及规范运营等全面检查,有效弥补基层监管力量不足。专业赋能提质。组织第三方机构组建全员消防工程师专业化队伍,实施规范化检查,同步开展安全应急示范演练和多轮集中培训,累计培训从业人员450人次,增强机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精准督查防患。按民政领域养老、儿童、殡葬、老年助餐等服务机构类型,按月按季实施分层分类检查,突出重点排查防范,自7月份机制启动以来,已对发现的78处隐患点对点进行反馈,累计督促完成整改55项,推动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闭环机制固本。严格执行“排查—整改—验收—巩固”流程,实行每月一排查、每月一销号。三季度已检查各类机构19家,发放风险隐患清单19份,实现11家机构隐患全部闭环整改,剩余隐患持续跟进整改,安全基础持续夯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