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拓展升级原有平台功能。持续推进原平台架构升级和功能不断完善,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采集和评分功能,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采集和评分功能。优化信息采集系统功能,对信用信息评分模型进行调整。上线以来,累计申请1876笔,线上授信放贷2.15亿元。
二是完善数据归集更新渠道。督促各乡镇及相关部门按照数据征集目录,及时上报和更新数据,确保平台数据日新常新。借助和对接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动态归集各类数据,实现省、市农村信用专题库数据的交换共享。对确需人工采集的,充分利用现有采集工具,及时准确采集,保障数据时效性、鲜活性和准确性。上线以来,共归集数据3000余万条。
三是丰富信用信息应用场景。在确保合规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生物特征认证、电子签章等技术,开放共享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和信用信息报告。与金融机构就风险准入、反欺诈、贷后预警等数据风控联合建模,推动金融机构与平台深度对接,打造业务流程线上化、数据对接自动化、风险控制智能化的一流金融产品,目前已进驻金融机构9家,上架金融产品68款。
四是提高平台金融服务效率。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反馈信贷审批结果和用款、还款信息,形成数据闭环。开发信用村、信用户等信用评定结果服务接口,加强与政务服务、阳光村务、综治和电商等平台对接,通过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用户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是强化扩面乡镇宣传培训。对5个扩面乡镇、基层党组织、网格员及农户开展信息采集和平台运用集中培训,积极引导农户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申报家庭收支、家庭借贷等信息,扩大平台知晓度和使用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