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我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护航创新 智赢未来

作者:记者王齐斌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6 08:03
[字号:默认超大]

从濒临倒闭到订单应接不暇,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靠创新完成蝶变,凭借35项专利,产品实现从低端螺栓螺母向高端汽车紧固件、轻量化铝件及航空零部件的跨越,成功进入奇瑞等百余家车企供应链。“今年,我们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已申报6项专利。企业订单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前10个月产值突破3亿元。”公司董事长朱肖楷介绍说。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通过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效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1至8月,全市新授权发明专利320件,同比增长4.2% ,系全省唯一正增长地市;有效发明专利2289件,同比增长17.3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9.31件,同比增长37.3%,增速全省第一。
  位于青阳经开区的安徽广宇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高强高导裸铜丝、镀锡铜丝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每年将5%的营业收入投入研发,累计斩获百余项国家授权专利。凭借硬核创新实力,成功入选2025年市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公司技术负责人何孔高说:“依托这一高能级平台,我们加大研发力度,今年已申报2项专利。”
  高价值发明专利是衡量产业和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从2023年起,我市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围绕九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先后建设26家市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大大提升了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保护和运用水平。
  安徽益沣石化有限公司亟待将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但专利审查周期通常长达两年以上,令企业忧心忡忡。市场监管部门得知情况后,迅速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启动快速预审机制,将审查周期缩短至3-6个月,大幅提升了专利获取效率,为企业产品上市、技术布局赢得了宝贵时间。“ 截至目前,公司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38件,其中通过快速预审通道授权专利16件。”公司负责人王春刚表示,未来将继续用好快速预审政策,推动更多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为行业技术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贡献“益沣力量”。
  自2023年起,我市聚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广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切实将企业创新到市场的距离缩短至“一步之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预审备案企业139家,快速授权发明专利105件。
  如果把专利申报、授权与保护视为知识产权工作的“前半篇文章”,那么推动创新成果价值转化,把“无形资产”变成“真金白银”,便是“后半篇文章”。
  安徽尧舜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39件,覆盖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领域。近三年,该公司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价值转化路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从2000万元跃升至7200万元。这些资金专项用于新一代智能生产线建设与研发中心升级,推动企业年产能提升20%,新产品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知识产权不再是‘沉睡的资产’,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资本’。”企业负责人高逢满感慨道。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新路径,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打破传统融资主要依赖不动产抵押的局限,为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今年1至9月,全市126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成功融资20.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高校、科研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我们盘点建档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存量专利231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成58件专利在企业落地转化。”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科科长陈俊介绍,如今,一批具有显著创新点、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技术正在加速转化为生产力,为池州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升级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与保护体系,切实解决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