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池州“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超100亿元

作者:记者方雯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6 08:12
[字号:默认超大]

11月24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行的“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市聚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生态保护等关键领域,累计完成水利投资超100亿元,全市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五”期间,我市在省内率先编制现代水网规划,并作为省内首批市级现代水网先导区参与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在水利项目建设方面,长江池州段治理、秋浦河治理等“四大百亿”工程加速推进,升金湖泵站和黄湓闸重建工程建成大型水利枢纽;贵池区杏花村小流域、石台县塔溪河小流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东至县大板水库灌区入选国家级“节水型灌区”,东至县龙江水厂被水利部评为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首批标准化管理工程,水利工程“质”“量”双升。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主城区及县城长江堤防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10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30年一遇,重要乡镇防洪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总体保持工程安全、江河安澜、群众安居,实现了“零伤亡、少损失”工作目标。市水利局先后两次获评“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
  河湖生态保护方面,我市已建成省级幸福河湖25处、市级幸福河湖6处,其中,东至县尧渡河入选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秋浦河(石台段)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我市河湖长制工作连续5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并获2022年度国务院激励表彰,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实现“六连优”,基层河湖长制管护探索与实践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农村供水保障实现“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通过落实13亿元投资,新建、改扩建水厂12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3%,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由80%提升到94%,基本实现农村24小时稳定供水。省内第一部农村供水地方性法规《池州市农村供水条例》同步出台。
  改革创新为水利发展注入新动能。我市水利投融资改革案例入选全市十大改革案例并向全省推荐;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建设新模式推动水土保持率达86.4%以上;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成节水贷、用水权交易约8.8亿元,我市“水权质押贷款”案例入选全国用水权改革典型案例,被水利部向全国推广,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