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县区动态

东至: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作者:记者 陈淑芬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0 08:14
[字号:]

围绕化工新材料产业,精准引育产业链项目,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


东至: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图为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控制中心。 通讯员 东宣 摄
  新型技改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东至县聚焦县域特色,立足专业化工园区平台优势,瞄准化工新材料产业精准发力:一边靶向招引产业链关键项目,一边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目前已有48家化工新材料规上企业实现集聚发展,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今年1至8月,全县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27.8亿元。
 “链”上发力 产业聚势
  东至化工产业的发展,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上海“小三线”建设时期建立的化工厂。2006年,东至经开区(彼时称东至香隅化工产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正式迈入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阶段。依托硝酸等基础化工特色资源,下游项目不断入园集聚,产业“链式效应”被逐步激发,20亿级的华尔泰、60亿级的广信、20亿级的天赐等“链主”企业相继在这里发展壮大。
  管道纵横、智控运行,物料密闭传输,高精密设备一刻不停歇……走进东至经开区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场景一目了然。这家曾濒临倒闭的上海“小三线”军工企业,历经20余年发展,已跻身中国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500强,形成以合成氨、硝酸、硫酸、双氧水等为基础的多门类化工产品体系,并与中巨芯、住友化学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是东至化工领域的行业标杆。今年以来,公司生产经营态势良好,前8月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4.9%。“目前,我们几乎所有单套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综合能耗都能达到业内先进水平。”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寅介绍。
  在华尔泰的龙头带动下,一批上下游企业相继落户,初步形成覆盖从基础原料、中间体到精细化学品的硝基新材料产业链,实现了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安徽巨科化工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其即将投产的核心产品水性丙烯酸乳液,将填补东至精细化工在涂料助剂细分领域的空白。公司安环部部长李河贵告诉记者:“化工行业对原料的需求量大,运输成本直接影响企业效益。而华尔泰的双氧水、硫酸等产品可直接作为我们的生产原料,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在东至,这种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正多点开花。在锂电新材料领域,以池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聚石、利安德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锂电电解液产业生态圈逐步完善;在聚酯新材料领域,以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为龙头,恒光特胺材料扩建、凯亿特殊效果颜料等项目加快推进,从原料供应到深加工的产业协同格局逐渐成型。如今,“硝基”“锂电”“聚酯”三条核心产业链不断延伸、聚链成群,进一步夯实了东至化工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深化‘链主引领+精准滴灌’扶持机制,制定‘一企一策’产业现状清单,按照全年项目谋划及有效投资安排,倒排安评、环评、土地、规划等14个重点事项时间节点,压茬推进56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华尔泰稀硝酸、诺尔康苯磺酸等7个项目投入试生产,加快新富翔丁苯胶乳、共途功能化合物等21个项目建设进度。”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朱攀飞告诉记者,“十五五”期间,园区将进一步构建硝基、聚酯、锂电绿色低碳循环链条体系,推动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化工产业蓬勃发展,前沿新材料、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规模成型,力争到2030年,经营收入规模突破500亿元、税收15亿元,达到中大型园区规模,并跻身全省化工园区前3。
  目前,东至基础化工产业集群成功跻身2025年度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亦被列为全省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重点。
 科技赋能 绿色升级
  “我们的核心产品五氧化二磷,打破了传统工艺限制,如今已是国内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产品!”安徽龙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飞说。这家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10余项技术成果,实现了产品质量稳定可控,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生产商之一,并先后获批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
  科技创新是东至化工新材料产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赛道转型的核心引擎。“我们鼓励支持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向新提质。”东至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经济运行科负责人章智雄表示。今年1至8月,全县48家规上化工企业研发投入达3.24亿元,目前已有10余项产品技术水平实现行业领先。
  创新不仅要瞄准“高精尖”,更要聚焦“绿色化”。作为一家专注于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安徽智新生化有限公司通过节能减排改造、生产车间升级等措施,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生产体系。“我们对老旧冰机进行技术改造,有效降低能耗,新上线离心萃取设备,优化了产品分离工艺,同时引入低温干燥设备,废盐处理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公司安环工程副总经理班风俊说,今年前8月,企业实现产值1.8亿元、净利润4500万元。
  “为了让企业创新有支撑、有底气,我们同步推动校企合作与平台建设,目前全县已培育省级技术中心9家、博士后工作站2个,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集群‘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攀升。”章智雄说。
 聚焦集群“至”优服务
  去年8月,安徽凯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荧光颜料系列产品项目开工建设,如今即将投入试生产。“同类项目从落地到投产,通常需一年半时间,然而我们仅用了1年时间,这离不开党委、政府及管委会的大力帮助。”公司总经理徐丽华说。作为高性能特殊效果颜料项目,凯亿新材料的落户是对东至县聚酯新材料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投产以后将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近年来,东至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落细为企服务各项举措,助力企业高效发展。“我们主动靠前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先进技术与专业人才加速集聚,助力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壮大、链条延伸。”东至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张劲草说。目前,东至县聚焦产业链延伸、企业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打出了一套服务“组合拳”:通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20家优质中小企业,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集群生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数字化改造,帮助企业破解环保瓶颈。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安徽省基础级智能工厂4个、先进级智能工厂4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
  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作为全省首批D级化工园区,东至经开区还积极打造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危化品停车场、健全完善水电系统,为企业生产筑牢安全屏障。“在这里发展,心里踏实!”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侃说。如今,这家主要生产无卤阻燃剂、日化油脂、电子原料等产品的企业,正计划以20% -30%的年复合增长率向年产值10亿元目标迈进,打造全球最大的磷氮系阻燃剂生产基地。
  “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生态理念’,抢抓‘十五五’产业发展先机,放大化工产业优势,围绕硝基、聚酯、锂电三大龙头产业链,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深化开放合作,做大做强化工产业链上企业,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张劲草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