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风景区除自有158辆客运车辆外,还外调110辆运力以满足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出行需求。记者 杨海波 摄
一场夜演,让游客在品茗听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悠远韵味;
一枚冰箱贴,将九华山的四季风华浓缩为可带走的记忆;
一次“飞越九华”的沉浸之旅,带来俯瞰壮美山川的强烈视觉冲击;
一秒停车、智慧门票导览,则让旅途的每一程都安心顺畅… …
“ 以前来九华山,主要是爬山、看景。现在还能听戏、品茶、逛文创店、体验科技项目,每一刻都值得回味。”合肥游客储丽这样总结自己的九华之行。朴素的感言,正是九华山推动文旅产品从“看风景”向“重体验、拼创意、优服务”升级的生动体现。
新业态
把传统文化融入旅途
夜幕降临,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柯村新区灯火渐明。今年8月底试营业的桃花演艺馆门前,锣鼓铿锵,川剧变脸引得游客频频驻足拍照;走进演艺馆,二楼桃花剧场的舞台上,灯光柔和洒落,京剧《梨花颂》婉转悠扬。观众手捧盖碗细品本地绿茶,现场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这并非节庆特设的演出,而是九华山文旅新业态的日常缩影。
“在这里能真正慢下来,品茗赏戏很有仪式感,这才是我期待的‘深度游’。”来自南京的游客周行至说。作为风景区首家专业综合演出场馆,桃花演艺馆填补了常态化高水平文化演艺的空白。馆内一楼古装体验区,游客换上戏服漫步老街,瞬间“穿越”感满满;特产展示区,九华黄精茶、葛根粉等特色山货琳琅满目,尽显本土风味。二楼剧场,专业团队精心编排的戏曲节目轮番上演,游客可在品茗赏戏间沉浸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我们不做‘快餐式’演出,而是让游客停下脚步,听一段唱腔,穿一次戏服,带走一份文化记忆。”桃花演艺馆负责人周桃胜说。
距离柯村新区不远的老田村,每逢周末夜晚,九华戏苑的舞台聚光灯准时亮起,《天仙配》《女驸马》等黄梅戏经典剧目轮番上演。台上演员唱腔婉转,台下观众掌声阵阵。村民与游客同赏一台戏,既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也成为游客夜游九华的重要体验。“白天登山看景,晚上听戏休闲,九华山的夜生活越来越有味道了。”来自铜陵的游客许松说。
近日,恰逢九华山庙会,老田村吴氏大宗祠前,传承已久的板凳龙民俗活动热闹开启。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一条条板凳连接而成的长龙蜿蜒起伏,喧天的锣鼓声与游客的喝彩声交织回荡。“这一特色活动,已成为游客感受我们九华山地方文化魅力的窗口。”老田村党总支书记吴朝华说。
在九华山,文化正以更轻盈、更亲切的姿态融入游客的日常旅途。在九华镇九华老街的青杳文创店,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系列冰箱贴持续热销,每一枚都融入了九华山四季变幻的山色之美;打开手绘纸雕本,景区内的各大古建筑依次呈现,仿佛将九华山“微缩”于方寸之间,成为游客珍藏的独特纪念。“我们深入挖掘九华山的地理风貌与人文故事,以此为基础设计文创产品。目前冰箱贴、手串很受年轻人欢迎。”店主丁羽介绍。
漫步九华街咖啡馆与新中式茶馆中,咖啡拉花、茶具纹饰上的九华元素,让游客在品味饮品的同时,感受山中静谧时光。这些新兴消费业态,正推动九华山的文化消费场景从“单一购物”向“情感共鸣”跃升。
新场景
用创新科技解锁新趣
九华乡柯村村的大愿文化园内,“鸟瞰中国·飞越九华山”360极限飞球项目,正凭借科技力量,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踏入球幕影厅,在巨型穹顶下,游客仿佛置身“云端”。随着灯光渐暗,座椅缓缓升起,一阵呼啸声从耳边掠过,“四季九华”的壮美景色依次展开。风声、鸟鸣、松涛声交织成自然交响,配合座椅的俯冲、震动,让游客忍不住伸手“触碰”,沉浸式感受九华山的磅礴之美。
“游览完九华山后,带孩子再看这场影片,两天的旅程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游客程牧薇感慨道。这场科技与自然交融的沉浸式体验,正成为游客读懂九华山之美的全新方式。
新模式
以智慧赋能服务进阶
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双节”大客流,九华山风景区早已做好准备,以“智慧交管+精细服务”模式保障游客出行。
“我们将有205名警力与30名协管员联动,依托‘潮汐车道’与实时数据共享机制,动态调整交通疏导方案。”九华山风景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程竞介绍,当景区驻留车辆超1.3万时,系统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导航APP、短信等多渠道发布错峰提示。毗邻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的莲花大道上,交通引导屏将实时显示车位信息,一旦该停车场饱和,系统立即启动分流预案,引导车辆有序进入行祠路、九华大道等备用场地。
更令人称道的是无人机执勤服务。一旦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无人机2-3分钟内即可抵达现场,高清拍摄事故全貌,帮助交警快速判定责任,大幅提升处置效率,减少道路拥堵。
在可容纳5000辆车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智慧系统全面上线。12台查询终端、车道余位屏、车牌检索屏的设置,让游客输入车牌即可获取停车位置与导航路线,无牌车亦有专属识别功能;ETC自动扣费通道实现“秒速离场”。“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有地方停车’,更要实现‘找得到、停得快、离得顺’,让每一个环节都省心。”游客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徐文甫说。
门票服务也迎来数字化升级。今年4月底,风景区为未成年人、老年人、学生、教师及退役军人等群体,开通了优惠票线上购票通道。截至目前,通过小程序预约优惠票的游客已超过10万人次,既为游客节省了线下排队时间,也让票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一场夜演、一枚文创、一次“飞越”、一秒停车……九华山从细节处发力,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 热”起来,让体验“优”起来。“我们将持续推进‘文化+科技+服务’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夜游场景、深化文创产品开发、完善智慧管理平台,让每一位游客在九华山都能收获惊喜与感动。”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处副处长马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