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供养机制、强化智慧赋能等多项举措,持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让农村老年人享受到贴心便捷的养老服务。
我市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已引进25家社会化专业机构运营,同时培育1096名农村助老员、招募665名互助志愿者,通过推行邻里互助、结对帮扶等多种模式,累计开展助餐、助浴、助医等“八助”服务41.7万人次,有效解决了农村老人生活中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并运营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395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143个。
同时,优化供养机制,对全市3104名特困人员实行集中供养,并延伸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了低保家庭中中度失能以上老年人、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等群体,确保有意愿集中供养的特困对象应养尽养,供养率达100%。
“我们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特困老年人巡访关爱体系,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并推出特殊困难老年人‘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数字化看护服务项目,为307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支持,实现居家安全隐患智能预警。”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洪丹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