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池区梅姥路养护工程施工现场,20余名工人不惧高温,与滚烫的沥青“正面交锋”。随着摊铺机、压路机来回穿梭,将一块块沥青层压实整平,崭新的路面渐渐向前延伸。
这项总投资930万元、总长7.6公里的养护工程自6月份开工以来,按照分段施策原则推进。针对“病害”较轻的路段,在铣刨路面后直接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对于裂缝及沉陷严重的局部区域,则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
梅姥路始建于1993年,全长39.094公里,是沿线群众出行的交通要道。该路投用三十余年来,仅2012年经历过一次改造。受经年累月的车流碾压,原有沥青层老化,部分路面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坑洼等“病害”,埋下了交通安全隐患,亟待改造。
“ 此次施工路段全线位于秋江街道境内,途经莲台村、高脊岭社区、同心村,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70%。当前,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增派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在年底前完成主体施工。”工程现场负责人方义华介绍,工程完工后,将极大改善沿线村民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品质提升。
当天,梅姥路仅有一小段半幅路段在施工。“这条路沿线村庄密集,是秋江街道大部分居民来往主城区的必经要道,早晚高峰期车流量大,如果一封了之,对群众出行影响较大。”贵池区交通运输局高级工程师吴圣春介绍,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工程全部采用半幅施工措施,分时段、分路段交替作业,并辅以交通疏导、警示提示等手段,确保施工期间道路过往车辆及行人通行安全有序。
眼下正值公路养护的黄金期。吴圣春介绍,今年,贵池区将农村公路养护改造工程列为区本级10件民生实事之一,计划投资4400万元对150.25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养护改造,让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更通畅。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开工建设,整体进度达60%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