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县区动态

贵池:府院联动助企整装再出发

阅读次数: 作者:通讯员 孙梦晨 金诗桐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2 08:19
[字体:]

在池州市大恒生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恒生化”)生产车间内,机器开足马力,工人忙碌不停,产品不断下线,一派欣欣向荣的生产场景。然而就在一年前,大恒生化曾深陷债务危机,账户被冻结、财产遭查封、法定代表人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企业生产举步维艰,不得不停工停产。“大量走访调查后,我们发现大恒生化发展底子较好,拥有成套设备、成熟技术,客户比较稳定,市场前景广阔。”贵池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清算与破产庭庭长张明宏回忆,但巨额的债务压力,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无法化解,如果不能尽快引入投资,改善经营状况,化解债务危机,最终将面临破产清算的结局。
  贵池区人民法院经过反复实地调查、多次碰头研判,认为大恒生化具备“挽救”条件,决定启动破产重整程序。“破产重整程序复杂艰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涉及债权人、债务人、投资人、企业员工等各方利益,单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力度不够,很难妥善解决各方诉求,只有府院联动、双向奔赴,才能准确开出‘良方’。”张明宏坦言。
  为帮助这家优质企业重整旗鼓,贵池区政府、法院成立工作专班,针对企业实际“病灶”,多次会商开具“药方”。同时积极与债权人沟通,通报重整进展情况、协商解决问题,指导重整企业及管理人加快编制重整计划草案,并以“市场化、公开化”方式面向全国招募重整投资人,全力推进破产重整工作。“在此过程中,政府、法院还着重帮助我们解决信用修复等问题,为企业能够正常开展经营、合理获得融资提供保障。”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因深陷债务企业失信信息较多,要不是有法院出具的《信用修复证明》,企业几乎寸步难行,更别提“轻装上阵、大展拳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贵池区政府、法院协同推动下,重整投资人带着500多万元重整资金入场,大恒生化初步摆脱了债务危机的影响,回归正常发展轨道。“现在不仅所有生产线都在满负荷生产,还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用持续增长的业绩回报政府和法院的帮助。”整装再出发,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贵池区人民法院秉持“能救则救、应退则退”原则,对具备挽救价值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助其涅槃重生,对无法挽救和不具备重整价值的“僵尸企业”依法及时出清、盘活土地、厂房等闲置资源。在贵池区法院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和大恒生化一样具备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经过破产重整等程序获得新生。“我们始终坚持‘一案一思路’‘一企一方案’,在坚守公正底线的前提下,争取让办理的每一个破产案件都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多赢双赢共赢。”张明宏表示,今年以来,该院通过“破产重整+信用修复”方式,已助力池州市大恒生化有限公司、池州市远景混凝土有限公司、池州市新泰木业有限公司等3家本地企业放下包袱、重新出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