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扎实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池州:物畅其流百业兴

阅读次数: 作者:记者 许倩琪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3 08:06
[字体:]

“自家产品的快递物流得先绕道周边地市分拨,一来一回耽误大半天。”

“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对接车源,拉货出去时满满当当,回来时却空着车厢跑,单程成本高了一大截。”
  “别人卖10块有钱赚,我们卖10块还得赔本。”
  …………
  今年以来,我市在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过程中,部分企业向有关部门倒出了物流成本高的“苦水”。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物流辐射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据测算,我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8%,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但在安徽沿江地市中并不占优势。
  聚焦企业痛点产业发展堵点,池州迅速从平台搭建、枢纽建设、多式联运等方面开展工作,大力推动全市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率降至13.5%。”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日红表示。
 搭建物流平台

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
  “你们平台的在途管理和异常监控功能,将在我们企业运输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期待合作顺利。”7月11日,池州经开区内,安徽速配达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速配达”)池州市场总监魏启家与池州城市物流资源整合平台负责人张启航紧紧握手,开启合作之旅。
  作为一家服务各大超市网点的城市配送运输服务型企业,安徽速配达池州市场每个月要向外运输2000单货物,发车60余车次。“怎样实时掌握货物位置?”“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运输途中的问题?”这些物流信息管理难题,曾让魏启家犯愁。
  在池州,有类似困扰的企业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物流企业与客户、司机、船东之间不能有效衔接。
  为打破这一局面,市发展改革委成功引进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与池州投控集团合作打造港口供应链服务平台和物流资源整合平台,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打通物流堵点,企业的困扰得到了解决。
  “平台不仅能精准追踪车辆运输轨迹,还能掌握池州及周边城市,甚至全国热门线路一周的运力需求。”张启航说。企业借助平台发布运输需求后,系统会从全国43万辆车源中,智能匹配出价格最优、评价最高、运输最快的多组运力供选择,为企业提供“直采到车”服务,过去常见的“满车去、空车回”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我们平台,企业物流成本可降低3%至15%,物流和货物的周转效率提升10%至30%。”张启航表示,目前平台已服务30余家企业,后续争取覆盖全市更多企业。
  建成物流节点 

打造仓配储一体化枢纽
  7月10日,记者走进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空港物流园(京东云仓)项目现场,这个总投资3.77亿元的“物流枢纽”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我们争取明年上半年实现整体交付。”承建方负责人崔晓旺说。
  项目招商负责人彭鹏告诉记者,空港物流园建成后将委托京东运营,打造皖南仓网的第一站和省级物流示范园区,实现货物“进得来、存得好、送得快”。“以池州特色农产品九华黄精、臭鳜鱼为例,从生产企业运输过来,可直接送进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再通过干线物流直发全国,损耗能降一半以上。”未来,京东云仓将引进商贸、电商、快递等龙头企业入驻,培育更多物流专线,预计为本地企业降低10%物流成本,提升30%物流效率。
  除京东云仓外,池州综合智慧物流园、池州邮政分拨中心、美的电商物流园等“物流枢纽”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今年以来,池州结合“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按照“一城一园、一开发区一园”的思路推进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放大物流与产业融合效应。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省级物流示范园区、3个省级冷链集配中心、6个大型电子商务产业园、5个保税仓库、4个农村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及575个村级物流服务网点。
  发展多式联运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水联运”,融合了铁路运输快速和水运成本低廉双重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我市打造铁水联运绿色交通运输“大动脉”的重要港口设施,池州铁水联运码头项目(池州港江口港区四期工程)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工程主体预计于今年内顺利建成。“四期工程是贵池矿产品铁路专用线重要的节点工程,预计明年年底完工。”池州港远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何明说。
  据了解,池州港江口港区四期工程总投资5.05亿元,规划建设2个2万吨级散货出口泊位和3.9万平方米仓储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1500万吨,运载能力极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池州港江口港区四期工程的装卸设备将全部实现远程控制与智能调度,从货物发运到费用结算全程“一单到底”。“项目建成后,将与进港铁路专用线实现无缝衔接,打通大宗货物‘矿山—铁路—港口’的全链条运输通道,物流成本能降一大截。”何明说。
  近年来,我市聚焦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和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加强矿产品铁路专用线、公用廊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铁水多式联运通道网络,推动港口与铁路站点、矿山等无缝衔接,为多式联运发展筑牢根基。
  在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蓝图上,池州还有一系列“通脉”工程正同步推进。宣东高速、东鄱高速、宁枞高速池州段及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正在建设;殷汇至查桥、牛头山至大渡口等6条国省干线公路加速升级;秋浦河联通长江一级航道、九华河航道整治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市立体交通网越织越密。
  “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打造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智慧物流新模式,提升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推动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减少环节、形成集聚、提高效率,为广大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胡日红表示,我市将继续加快一批物流园、物流枢纽建设,不断完善多式联运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