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各县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自此,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简称为“四清”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5月21日 国务院批复:设立池州专员公署,驻贵池县。辖贵池县、青阳县、东至县、铜陵县等4县。
是日 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陪同越南劳动党中央主席胡志明到黄山休养,途经青阳县陵阳镇,董必武有:“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的诗句纪行。
6月16日 方振华任池州专署专员(1965.6—1968.7),丁仁一、谢光辉、郭鉴、武建周任池州专署副专员(1965.8—1968.7)。
6月28日 因华东局任命的地委书记不到任,胡坦任中共池州地委代理书记。
7月16日 中国共产党池州地方委员会和池州专员公署正式成立,并在贵池县池州镇开始办公。
7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工办副主任张爱萍一行到达贵池,次日,考察七里。
7月19日 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57次全体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设立安徽省石台县的决定》。即以太平县陈村水库以西原石埭县的行政区域和祁门、黟县、贵池3个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石台县的行政区域。辖太平县的六都、七都、河口、兰关、七井、贡溪、横渡、香口8个公社;贵池县七里、矶滩、丁香、小河、莘田、大演、占坡、珂田8个公社;黟县的美溪、宏潭、柯村3个公社;祁门县的城安、赤岭、雷湖3个公社;共21个公社组建石台县,县治驻七里镇。是年12月30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转发国务院关于设立安徽省石台县的决定的通知》。实际上,1965年8月9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原准备划黟县的美溪、宏潭、柯村3个公社和祁门县的城安、赤岭、雷湖3个公社,共6个公社不动,仍属黟县和祁门县。是年7月31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太平县广阳镇划属石台,石台县共辖17个公社。
是月 池州专区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张受益任池州专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1965.7—1966.5)。
是月 池州专区复建时,辖区各县的行政区划为:贵池县5区2镇32个公社,东至县8区2镇46个公社,石台县(1966年7月)17个公社,青阳县1镇14个公社,铜陵县3镇18个公社。
是月 中共安徽省监察委员会驻池州地方委员会监察组成立,监察组行使纪委职能。主要任务是协助地委落实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以“四清”运动和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党的监察工作。
是月 青阳县铅锌矿、黄砂厂等24个企业单位试行“亦工亦农”用工制度,共招收农民工476人。
是月 地委落实中央《二十三条》精神,以“四清”运动和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作,地委监察组着重查处危害中心任务的重大违纪案件。至1966年8月,全区共受理控诉、申诉案件1448件,处分558人,其中开除党籍96人,留党察看134人,撤销党内职务41人,严重警告120人。
是月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池州分院(以下简称池州检察分院)重新组建,池州检察分院与所辖五县基层检察院共有在编人员40名。池州检察分院内设三个业务机构,分别为批捕起诉组、自办案件组和秘书组。杨振元任池州检察分院副检察长(主持工作)。
8月1日 省委下达经省委常委会第177次会议批准的地委组成人员的通知,中共池州地方委员会代理书记:胡坦(1965.6—10),副书记:康兆郁(1965.8—1968.7)、方振华(1965.8—1968.7),委员:胡坦(1965.8—1968.7)、张伟群(1965.8,未到职)、方振华(1965.8—1968.7)、康兆郁(1965.8—1968.7)、丁仁一(1965.8—1968.7)、陈光泽(1965.6—1968.7)、石坚(1965.8—1968.7)、周殿荣(1965.8—1968.7)。
8月3日 地委在贵池县大路公社召开矮脚南特号水稻监收监打现场会,平均亩产1541公斤。
8月15日 中共池州地委决定成立中共石台县工作委员会。
8月27日 根据安徽省军区(1965)第105号文件批准,重新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池州军分区,机关驻贵池县城。军分区司令员林少武(1965.8—1978.7),第一政委胡坦(兼,1965.8—1969.12),第二政委谢永胜(1965.8—1969.10)。
是月 池州地委设立工作机构: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省委监委驻池州地委监察组、工业交通政治部、政法领导小组、财贸政治部、直属机关党委等,后又陆续增设党校等部门。池州专署设立工作机构:办公室、公安处、经计委、省物资局池州办事处、农林水办公室、水电工程处、森林工业局、农业办公室、财贸办公室、粮食局、文化教育办公室。另设人民银行、农业银行。
是月 省委对第二批“四清”运动重点县作出部署,第二批重点县是:颍上、凤台、宿县、六安、霍邱、凤阳、定远、长丰、无力、桐城、贵池、宣城、旌德,加上第一批未结束的歙县共14个县。
是月 池州公路部门开始在全区开展“干线木桥歼灭战”。
9月8日 贵池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继续帮助县委检查“五风”错误,部署并开展系统“四清”运动。
10月 东至县完成架设由贵池县境铜矿山变电所至东流的35千伏输电线路,全长57公路,总投资436.1万元。
11月 胡坦任池州地委书记(1965.11—1968.7)。
12月7日 池州专区决定将1957年划归贵池县的原裕丰农业社地域和人口重新划归东至县。
是月 地委批准成立中共石台县委员会、石台县人民委员会。
是月 谢永胜任池州地委委员(1965.12—1968.7)。
年底 地委按照省委12月批转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四清运动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分批分期地对全区党员普遍进行了一次登记。全区基层党支部1620个,中共党员23662人。
是年 池州专区各县剧团根据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通知,停止上演传统剧目。同时,学习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是年 上海市开始在池州南部山区进行“小三线”建设。
是年 九华山佛协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直纯为会长。
是年 贵池县在安徽医学院医疗队的帮助下,在部分生产大队试办卫生室,所需药品、器械由所在大队购置,资金从大队公益金支付,农民治病只收药品和材料成本费,诊断费、注射费和小手术费均免缴,医务人员为半农半医,后改称为“赤脚医生”。是年,贵池县培训半农半医学员100人,至1978年共举办9期培训班,培训赤脚医生399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