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县区动态

青阳县蓉城镇全面推行“党建+微服务”
把解难题的“钥匙”配到群众身边

阅读次数: 作者:记者石泽丰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18 08:21
[字体:]

今年10月份,青阳县蓉城镇境内的滨阳路要修建了。畅通交通,方便群众出行,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对于该镇和平村村民程正福来说,却添了一件烦心的事。这倒不是因为修路,自己住了多年的老房子要拆,而是他放养的大小200多只鸡却一时难以找到销路。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程正福想到了和平村的计生专干吴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拨通了吴敏的电话。“今年9月,胸配党徽的她来过我家,并把她的联系方式给了我,叫我遇到急事、难事就找她,说她是我们和平村二组的信息员。”
  11月3日,程正福边回忆边对记者说。“一个姑娘家哪还有这般能耐。”他对吴敏有些怀疑,只是当时没有说出口而已,却不知吴敏自9月份担任该组的信息员后,早已将和平村二组的10户村民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在接到程正福的电话后,吴敏安慰他,叫他别急,她正在为此事想办法。“果真一个星期后,她就带来一辆车子,把我所有的鸡都买走了,钱一分不少地打到了我的银行卡上。”程正福喜上眉梢,心存感激地说:“吴敏真是镇党委为群众解难题配的‘金钥匙’!”按照蓉城镇党委的安排,吴敏和全镇19个村(场)所有的信息员一样,在“党建+微服务”指导员的指导下,着力帮助解决群众难点问题。
  今年9月份,蓉城镇围绕“政策宣传、民情收集、和谐稳定、推动发展”四项工作任务,在全镇村(场)分别选取1个点进行试点,推行“党建+微服务”,适时全面推开。据蓉城镇党建办副主任陆蕾介绍,一个镇领导联系一个村,一名镇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村指导员,村“两委”联系村民组,并在党员、村民组长、志愿者队伍中确定信息员,由信息员分片包干联系村民。这些信息员,犹如一把把打开群众困难之锁的“钥匙”,镇党委逐一把他们“配”到了群众的身边。
  为保证“微”服务的实效,蓉城镇党委要求每名“微”信息员联系村民5至10户,最多不超过15户。陆蕾负责指导该镇青山村。“我们以村民组为单位,实行信息员包户,引导每名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场)各项事务中,实现党群共建共治、干群关系和谐。”陆蕾的这番话,在蓉城镇蓉东村党总支书记卢小明口中得到了证实。
  蓉东村的河滩家苑小区,是该村塔桥组、河埂组和河滩组村民拆迁安置点。联系该小区的包维璋、王新月、周金道3位信息员所收集的信息,一致反映该小区脏乱差,物业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卢小明说:“村‘两委’对此高度重视,正在着手帮助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引入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据卢小明介绍,为实时掌握微民情,信息员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联系户家庭成员情况、思想动态、诉求愿望、实际困难、意见建议。
  联系群众,目的是服务群众,解决群众的难题。为进一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蓉城镇党委书记黄娜娜表示,对收集到的问题和诉求,采取逐级研判解决的方式,村民组(网格内)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报村研究解决。对重大问题和普遍性反映的问题,由村(场)级党组织及时收集并报镇党委专题研究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由镇党建办牵头,上报上级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解决,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