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至县聚焦工艺改进、细分领域产品延伸、智改数转,推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一季度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5.6%— —
东至:技术革新 产业焕新
华尔泰公司鸟瞰图。 记者 吴骏 摄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今年一季度,东至县认真落实“三个往前赶”要求,聚焦“四个转变”,以改革创新为引擎,推动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8.7%……其中,技改投资增速尤为亮眼,增长幅度达65.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8个百分点,彰显了产业“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攀升、企业投资信心如磐的蓬勃态势。
走进东至经开区的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尔泰” )厂区,粗细管道纵横交错,巨型储罐与锅炉静静矗立,净化循环水房内水雾氤氲……记者身处其中,只听见设备运转的低沉嗡鸣,偶见巡检工人的忙碌身影,智能化中央控制室LED大屏上实时跳动的生产参数,显示着这座现代化工厂正在有序运行。一季度,华尔泰实现营收4.71亿元,同比增长19.25%。
“这两座航天炉,正是我们合成氨技改项目的关键设备。该设备采用的粉煤加压连续气化技术,不仅碳转化率和热效率高,且对煤种要求低,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约1.5亿元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与节能环保。目前,项目已完成设备调试和工艺优化,于今年一季度正式投产。”华尔泰办公室主任王寅介绍。
今年以来,华尔泰稳步推进总投资18亿元的两大技改项目:除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外,年产15万吨稀硝酸项目采用“双加压法”生产技术,在硝酸生产过程中可显著提高氨气利用率,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今年一季度,两个项目共完成投资约2亿元,预计年内完成全部投资。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王寅表示,在东至县委、县政府和园区的支持下,公司将统筹要素保障、跟踪建设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024年,华尔泰跻身“石化企业销售500强”“石化企业上市公司500强”。纵观企业发展历程,年产30万吨双氧水、5万吨甲醛、2万吨氨基模树脂、75t/h*3热电联产……正是一个个技改重点项目持续推动其厚植技术领先优势、延伸产业链。“我们通过工艺改进、设备更新等技改措施,巩固基础化工板块,同时做强化工新材料、电子级化学品及精细化学品板块,以实现产品结构更完善、系列更丰富、价值更高端的发展目标。”据王寅透露,眼下,公司正紧锣密鼓筹备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年产12万吨氨基树脂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为东至县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术改造是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压舱石”,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今年以来,东至县以实施技术改造项目为抓手,聚焦工艺改进、细分领域产品延伸和智改数转,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产品向领先型、集约型、功能型转变。
磷脂作为从大豆油中提取的功能性原料,广泛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行业。在大渡口经开区,专注磷脂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安徽元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创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凭借透明磷脂这一拳头产品,畅销国内外,产值逐年攀升,生产规模位居国内前列。随着健康消费升级,元创科技正以技改项目撬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近年来,市场稀缺、高附加值的高端磷脂产品需求持续上升。其中,经脱油处理的粉末磷脂纯度高,成为食品加工和保健品领域的优质添加剂;高PC磷脂更是突破食品添加剂领域,进军医药、保健品等高端市场。据介绍,目前,粉末磷脂市场价格每吨3万元,高PC磷脂每吨则达到10万元,市场潜力巨大。
经过多年研发调试,元创科技的高PC磷脂及粉末磷脂生产工艺日益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与产量提升。面对市场需求,元创科技果断启动建设年产1000吨高PC磷脂项目和3000吨粉末磷脂项目。“目前,高PC磷脂项目生产线正在调试阶段,粉末磷脂生产线已启动建设,预计明年初投产。届时,公司将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磷脂产品生产线,预计可增加50%至80%经济效益,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该公司生产经理方军介绍。
今年一季度,东至县滚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个。“我们通过支持企业申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制造强省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等政策资金,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并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保障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各环节顺利推进。”东至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投资与产业促进科科长王本超介绍。在东至县园区里、工厂车间内,一轮轮技术改造接续进行,不断促进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硝基、锂电等五条百亿级产业链加速集聚,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90.51%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今年一季度,全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5%。
“ 我们将继续聚焦主导产业抓升级、重点领域抓更新、智改数转抓改造,推动政策资源向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及标志性产品集聚,引导企业以节能降碳、安全环保为导向腾退老旧设备,推进工艺与产品升级改造。同时,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全方位提升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王本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