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县区动态

青阳机电装备产业向高端智能化迈进

阅读次数: 作者:记者徐婷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7-07-14 08:11
[字体:]

6月28日,走进位于青阳县经开区的安徽中邦特种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正忙着进行设备调试。据介绍,该公司正在筹划绕包线项目,待项目投产后,公司年产值将由以往的5千万元增加至1亿元。

与此同时,在经开区的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自动贴片机器人已经投入使用,不仅节省了用工,而且做出来的产品更加符合标准。目前,公司正在推进全自动机器人上夹具流水线和物联网项目,推动企业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服务个性化。

中邦科技、柯力电气正是青阳县不断改进工艺、制造精品,推动机电装备产业向高端迈进的一个缩影。

目前,青阳县已初步形成零部件加工、机械制造、电工电气、铸造、铅酸蓄电池、各类阀门等特色产业,为全县工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机电制造企业达50户,占规模企业总数的34%;实现产值85.3亿元,占规模企业产值的51.4%。今年1至6月,青阳县机电首位产业实现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7.8%,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9.4%。

近年来,青阳县机电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迈进注入新的活力。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水平,与合肥工业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等单位进行深度技术合作,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施技术改造,铸造企业采用树脂砂、铁模覆砂、消失模等先进工艺替换黏土砂工艺。其他企业引进高端制造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成倍提高。目前全县机械加工企业数控设备占比已达70%以上,汽车零部件和阀门加工企业已部分实现流水线作业,传感器企业已实现各个工序自动化。

智能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高了产品质量。随着企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改进,青阳县机电产业层次得到升级,零部件制造业由零部件向组件、整机和高新技术产品转型,有色金属加工业由铜材铜线向超薄扁铜线、超导线、特种漆包线发展,阀门管件企业由普通阀门向大型、特种阀门发展。部分机电企业已成功开发终端产品,获得了省首(台)套重大产品奖励。九华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矿用水洗斗式提升机单台价值50万元以上,沙克塑机公司塑料拉丝机、编织机单台价值100万元以上,过硬的质量使得产品漂洋过海远销非洲。

机电装备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迈进,得益于该县各项政策支持与帮助。该县加大“选商”力度,促进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着重引进高端气液阀、汽车零部件加工及总装、模具制造、铸造、锻造精加工、非金属材料深加工企业。加强企业上下游及侧向产业链的配套建设,发展不同层次的企业群体,丰富产业集群内涵。目前,机电装备产业内部关联日益紧密,三联铸业、锋达金属为方兴实业、日升阀门提供铸件生产,天平机械给柯力电气生产传感器底座,九华金润给全县企业供应各种电缆线,晟田电镀给全县制造企业提供电镀服务,顺成机械等加工企业给铸锻造毛坯件进行精深加工。

该县还优先扶持机电装备产业,1-5月份共为341户企业提供在保资金5899万元,提供还贷周转15笔共6299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申报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9个,预计资金600万元。贯彻《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精神,引入“互联网+”和工业4.0时代概念,依托园区方兴铸造、昌利锻造、泫氏铸造等铸锻件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泵阀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构建统一的产业创新合作平台,推动关联产业联动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