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报送2020年民生工程有关材料的通知》(池民生办〔2020〕20号)要求,现对我市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情况自评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取得成效 2020年全市实现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27.5亿元,同比增长49%;新增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229个,农村产品上行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7家。一是品牌建设深入推进。“九华府”、“九华粮品”、“鸿慧”、“七房崂”等15个品牌获评农村产品上行年网销额超100万元的示范品牌;“雾里青绿茶”、“肖坑茶叶”、“九华礼黄精面”等3个网货产品入选安徽百佳好网货名单。二是示范创建成效显著。青阳县获评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培育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5个、示范村18个、示范点20个;贵池区电子商务集聚区、东至汉唐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三是利益联结持续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等模式广泛复制推广,带动农业农村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今年以来,通过农村电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项目50个,带动贫困户2235人、人均增收近3000元。 (二)主要举措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印发了《池州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池电商办〔2020〕1号),明确工作目标,压实工作职责,将年度目标分解压实到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明确时限、抓好落实。同时积极发挥市级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机构的作用,统筹指导全市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服务功能。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与天猫淘宝等平台合作共建村播学院,开展直播人才培训、孵化、日常及大型直播营销活动等,着力提升创业孵化、网络营销、文案美工、专业培训等公共服务水平。自11月设立以来,已开展直播场次400余场,订单突破10万单。实施分类管理,动态调整,提升网点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强化网点上行服务。2020年全市409个“便民网点”辅助上行功能进一步强化,64个“综合服务点”农产品销售额达1.35亿元。 三是开展督查指导。会同有关单位不定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地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实地检查“综合服务点”、“便民网点”以及专区专馆挂牌和运营情况、农产品上行服务机制建立及运行状况。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上门走访等方式,加大政策宣贯力度,积极给予帮扶指导,大力培育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村以及年网销额超千万元的示范企业等,纵深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今年以来,已争取省、市农村电商奖补资金854.88万元,均已拨付到位。同时积极争取将涉农电商企业扶持政策纳入全市产业政策体系,在产业集聚、壮大主体、网络营销等方面加大扶持资金投入,不断优化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环境。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农村电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市农村基础相对薄弱,标准化、规模化可上行农产品不多,农村电商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电商扶贫助农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督促各地进一步发挥“两中心一站点”电商服务功能,孵化更多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引导更多优质农村产品入驻电商平台,推动农村产品线上销售。 二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产销对接活动,支持电商企业通过直播、网红带货等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增强本地农产品知名度和名誉度,扩大农村产品网销实绩。 三是继续开展农村电商示范创建项目,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电商政策宣传和成功案例的经验推广,营造浓厚的电商发展氛围,推动电子商务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项目评分情况 根据《安徽省农村电商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皖商建〔2019〕140号)明确的指标体系,结合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民生工程日常工作完成情况,我市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民生工程绩效自评得分100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