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4620 发布时间:2019-05-21 17:02 |
目 录
【领导活动】
◆雍成瀚暗访调研生态环保工作
◆雍成瀚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部署会暨“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重点工作调度会
【工作动态】
◆池州市“五个一”工作法强力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
◆池州市“人机结合”高质高效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
【县区信息】
◆平天湖风景区迅速贯彻中央环保督察反馈会精神 借力强推“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
【部门资讯】
◆市财政局三举措加大生态环境补短板支持力度
【他山之石】
◆安庆长江城区段及城区水系实施临时河湖长制
【领导活动】
雍成瀚在石台县暗访调研生态环保工作时强调
强化责任担当 狠抓问题整改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效
5月14日,市长雍成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石台县暗访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举一反三推进问题整改,全力打好“三大一强”专项攻坚战,不断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小河镇栗阳村,雍成瀚不打招呼直奔万方矿业、创亿矿业,检查矿区开采、料场防护、边坡覆盖、安全生产等情况。检查中,雍成瀚在肯定成效的同时,指出进出道路有扬尘、喷淋洒水不到位等问题,再三叮嘱企业严格履行生态保护责任,对照绿色矿山标准加大技改、生态修复投入,切实将矿山开采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他强调,要深入推进铁腕治矿、科技治超工作,建立绿色矿山创建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矿石开采、运输等全链条监管,引导矿山企业向精深加工价值链高端转型,推动矿业经济绿色发展。
(市政府办供稿)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部署会暨“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5月1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雍成瀚主持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部署会暨“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重点工作调度会。副市长贾瑄、孙革新、方能斌、刘会秋以及市政府秘书长吴庆华出席会议。
雍成瀚指出,从本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情况来看,我市总体情况较好,实现了移交责任追究问题“归零”,这是近几年我们投入大量精力,持之以恒抓环保所取得的成果,必须持续巩固好、提升好。
雍成瀚强调,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防治是必须坚决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作,克服厌战情绪,进一步鼓足干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全面打响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环境突出问题彻底解决。要强化工作统筹,以“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为总抓手,系统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及绿化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色矿山创建、采砂船舶拆解、柴油车尾气治理以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秸秆禁烧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重点、按时序、快节奏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
(池州日报)
【工作动态】
池州市“五个一”工作法强力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
全市“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创新机制抓落实,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打好长江池州段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
“一表”压实责任。建立整改任务分工表,对省调度的3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8个未完成整改的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15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市调度的105个未完成整改的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信访件和“人工+无人机”全域排查发现问题,逐一明确整改任务、整改时限、整改单位、验收单位,实行日督导、周调度、旬通报。“一图”靶向攻坚。绘制“3+N”问题点位图,全面标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其他类似问题点位的空间分布,“精准制导”推进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3+N”问题37个,其中省调度问题16个、完成率61.5%。“一册”精益施工。组织8个县区、9个市直牵头单位,结合职责梳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分门别类编制17本整改施工手册,明确不同类型问题整改标准、技术规范、保障机制,做到可量化、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查。“一群”高效联动。整合利用现有微信工作群,建立市、县区及前线指挥部协调联动机制,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线上即时交办问题、全程跟踪指导,线下现场复核甄别、机动点穴督查,提高整改效率。“一报”营造氛围。制定“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宣传方案,在池州日报、市广播电台及市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开设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工作措施和成效,累计刊(播)发相关报道40余条,被人民网、安徽日报、中安在线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0余条,编发工作简报6期,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综合办供稿)
池州“人机结合” 高质高效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
为高质高效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我市实施“天眼+人眼”措施,全覆盖、无盲区开展环境问题排查调度工作。动用了无人机20台次,人员80人次,对长江干流重点区域、主要支流入江口及升金湖片区进行无人机“飞阅”巡查,累计航程近100公里;动员人员900人次,开展人工排查,累计行程2000余公里;通过“人机结合”,完成池州全域排查,获取了高精度高清晰的影像数据资料,有效提高了数据采集和问题甄别效率,发现各类问题534个,快速形成了“3+8+15+105+N”整改任务清单表(即3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8个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15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市调度的105个未完成整改的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信访件和市排查问题),绘制了问题点位图,通过“一表一图”,“精准制导”推动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3+N”问题37个,其中省调度问题16个、完成率61.5%,市调度问题21个、完成率18.9%,完成长江岸线造林绿化7538亩,完成率71.4%。
(综合办供稿)
【县区信息】
平天湖风景区迅速贯彻中央环保督察反馈会精神 借力强推“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
一是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会于5月11日下午召开后,我区5月13日立即召开相关会议,贯彻落实环保督察“回头看”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制定工作方案,以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为抓手,积极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二是上下联动对表履责。各部门对照“三大一强”排查整治问题清单,主动认领问题,高标准整改问题。按照排查整治节点,压实工作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接单,全面整改,集中攻坚,重点突破。三是高位推动举一反三。各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强化包保责任,加大协调调度力度,严格督查问效,边督边改,立行立改,确保整改任务落地落实。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认真梳理,深入排查,全面彻底做好整改工作。
(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供稿)
【部门资讯】
市财政局三举措加大生态环境补短板支持力度
一是拨付专项资金2.2亿元,保障长江507码头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平天湖(西部)生态修复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统筹安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设资金5500万元,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环境监测力量不足问题;申报“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成功争取水清岸绿产业优专项省级引导资金1.8亿元。二是开展2018年度全市水质考核断面生态补偿污染赔付资金清算,引导县(区)尽快建立长江流域干支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三是宣传污染防治社会共责,依法落实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政策,推广“环保贷”政策,遴选支持环保“领跑者”企业;深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力争在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等领域打造一批新范式精品项目。
(市财政局供稿)
【他山之石】
安庆长江城区段及城区水系实施临时河湖长制
记者从市河(湖)长办获悉,5月上旬至9月下旬,安庆长江城区段及城区水系实施临时河湖长制,56个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责任包保、担任临时河湖长,对责任段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
为扎实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决定,5月上旬至9月下旬,集中5个月时间,对安庆长江干流城区段及城区主要水系实行临时河湖长制。实施范围包括,长江干流安庆城区段、皖河干流、安庆城区水系。其中,长江干流安庆城区段(即安广江堤),由9个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分段担任临时河长;皖河干流(主要涉及大观区、高新区),由1个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临时河长;安庆城区水系涉及的10个湖泊、36条河流,由46个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临时河湖长。
临时河湖长制实行责任包保、落实属地责任。临时河湖长负责对包保责任段河湖每两周至少巡查一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需要整治的问题包括,河(湖)面垃圾、漂浮物、围网养殖,河(湖)岸违章种植、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水体出现恶臭、感官不佳,排污口有明显异味、黑臭,生态复绿、岸线修复问题,保护标识牌设置问题等。发现问题后,临时河湖长需要在1个工作日内,向责任单位印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踪问效。
(摘自《安庆日报》)
主办单位: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皖ICP备2022012329号-1 网站标识码:3417000002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42号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