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决胜‘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市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功获批省级创新型城市,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创新合作等科技创新工作均取得新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十四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科技创新指标持续争先进位。2024年,我市科技创新指数跃居全省第8位,比2021年进步5位,进步幅度全省最大。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6.5亿,增长11.81%,增速居全省第8;研发投入强度达2.25% ,排名上升至全省第8,提升幅度居全省第3位。 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十四五”期间,我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83家;华尔泰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铜冠铜箔在深交所创业板首发上市,成为安徽省第一家分拆上市企业;支持科技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累计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4个、获得省级项目资金5732万元。 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市加快布局产业公共研发平台,镁基新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成功获批省级产业创新研究院,先进功率半导体器件研究院(平天湖实验室)等平台产业共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建成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2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 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加强。“十四五”期间,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市政府与中国科大、重庆大学、安徽大学等5所高校战略签约,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开展安徽“双创汇”活动9场,发布科技成果71项、企业技术需求45项,现场签约19项;组织企业参加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推动31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转化金额191.23亿元。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铜冠铜箔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研发3.5微米5G电子铜箔,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国产替代。 科技开放合作逐渐紧密。“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建设池州(上海)科创中心,组建2亿元科创飞地基金,已投资项目3个,基金投入4900万元;池州飞昊达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建设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金额达1020万元;“车规级FC-BGA SiP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获480万元资金支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