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池州市人大
池州市政协
网站无障碍
长辈版
繁体版
RSS订阅
英文版
网站首页
网站
首页
资讯
中心
政府
信息公开
政务
服务
互动
交流
政府
数据
走遍
池州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部门县区平台链接
专题专栏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重大建设项目
>
施工有关信息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140M/202511-00040
组配分类:
施工有关信息
发布机构: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标题:
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 平天湖隧道工程全面开建
文号:
无
成文日期:
2025-11-20
发布日期:
2025-11-20
废止日期:
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 平天湖隧道工程全面开建
发布时间:2025-11-20 08:17
来源:池州日报
字号:[
默认
大
超大
]
文本下载
今年9月,主城区平天湖隧道工程开工建设。这条隧道建成后,将成为安徽省内最长的市区湖底隧道,也是池州城市交通日趋完善的标志性工程。
1个多月过去,平天湖隧道建设进展如何?11月13日,记者在平天湖隧道工程一标段施工现场看到,该项目已全面开建,工人们正在进行钢板桩止水围堰施工,湖面拦污护栏已全部架设完毕。现场负责人高宗枝介绍,项目分两个标段推进,目前各项安全设施已布设到位,预计12月就能完成水中第一仓钢板桩围堰施工,为后续隧道主体建设打下基础。
平天湖隧道全长7.209公里,起于牧之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顺接迎宾大道,向西上跨碧山河后,以隧道形式下穿平天湖及平天湖路,最后沿人民路铺设,终于九华山大道与人民路交口。工程项目专班负责人吴晓冰告诉记者,平天湖隧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按双向六车道设计,设计时速达80公里/小时,设计通行能力可满足未来10-20年的需求。
平天湖隧道是一项重大工程,全线设跨河大桥1座、互通立交3处及特长隧道1座,概算投资24.7亿元,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值得一提的是,上级补助和专项债资金完全能够覆盖工程建安费用。“也就是说,平天湖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市本级财政在建安费用这一块几乎不需要另外投入资金。”吴晓冰表示。
平天湖隧道工程备受市民关注。家住人民路、在池州经开区工作的市民桂文龙,更是盼望着工程早日建成通车:“现在清溪大道、陵阳大道及平天湖内部道路,高峰时段堵车严重,每天上下班途经清溪大道的车辆都会堵成长龙。”
平天湖横亘于池州老城区与东部产业新城之间,两个区域无法直接联通,市民不得不绕道而行。如何打通平天湖的阻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永红介绍,平天湖隧道位于中心城区东西向中轴线位置,建成后将直接缩短老城区与东部新城的距离,特别是市民往返九华山机场和在建池州东站的路程,同时降低东部新城通勤人员的出行成本。
平天湖隧道建成后,九华山机场至主城区将实现15分钟直达,东部新城与主城形成“10分钟生活圈”,市民跨区域工作生活也将更加便捷。吴晓冰说,隧道的贯通对企业发展也将带来巨大便利。位于池州高新区的安徽聚力石油钻采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杨仲书算了一笔账,隧道建成后预计能降低20%的物流成本,提升30%的运输时效。
“便捷的交通条件将赋能‘要素虹吸效应’,持续吸引并高效配置信息流、资金流与人才流,从而为产城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产业发展部副部长唐润华表示。该隧道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集中区与主城区路网布局,为“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其不仅能降低物流成本、丰富园区业态,还能吸引优质企业与投资者入驻,为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夯实集中区“两区一源一极”的发展定位。
平天湖隧道横穿齐山-平天湖风景区,“一隧穿湖”意义非凡。隧道将九华山机场、主城区、齐山平天湖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串联起来,形成“机场-城区-景区”快速通道,游客从机场至主城区再到九华山的行程时间能缩短1小时左右,让游客从“过境游”转向“城区游”。同时,进一步加强“东湖西村”的联系,做活“水”文章、培育夜经济,加速主城区内部景点、打卡点的循环,提升游客在主城区游玩的便捷度,增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科长姚秉伟表示,隧道还能提升平天湖风景区周边慢行交通品质,实现景区内部景观通道“人车分流”,进一步提高游客游览体验和旅行安全保障。未来,将根据规划,在平天湖周边布局更多生态旅游、都市消费、体育赛事、山水运动、科普游娱等创新融合场景,营造消费新热点、文旅新业态、体验新场景。
项目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位于齐山-平天湖风景区的隧道工程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前提。选择“隧道下穿”方案,正是出于生态保护优先、空间利用高效、地质条件适配等考量,隧道主体位于湖底以下,可避免桥梁建设对湖体景观和湿地生态的破坏,最大限度减少地表占用和植被扰动。
现场负责人高宗枝介绍说,隧道项目采用围堰明挖法分段分仓作业,冲洗废水接入市政管网,将工程施工对湖区水质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同时,隧道洞口造型也会结合周边景观专门设计,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涂闯表示,将督促建设单位和属地政府、管委会设立专项生态监测资金,持续跟踪区域生态状况。
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从“一隧穿湖”到“一隧串城”,未来,平天湖隧道必将成为一根增进民生福祉的连接线、一条促进产业升级的大动脉、一道展示魅力池州的风景线。
我要纠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