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8000032802471/202509-00015 组配分类: 慈善事业
发布机构: 池州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标题: 东至:多措并举 助推慈善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9-10 发布日期: 2025-09-10
废止日期:
东至:多措并举 助推慈善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10 08:16 来源:东至县民政局 东至县慈善总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9月5日,是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为宣传慈善典型,展示慈善成果,弘扬慈善文化,营造“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浓厚氛围,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将以“汇聚向善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直观展现各地慈善事业发展成就。




近几年来,东至县民政局、东至县慈善总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党建引领慈善发展,多措并举,开拓慈善活动领域、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履行工作职责,慈善工作得到长足进步和快速发展。2021年11月县慈善总会换届以来至2024年底,共接受捐赠善款1154.8万元,物资折款38余万元,发放慈善救助和帮扶资金达924.26万元,物资37.5万元,实施慈善项目328个(含线上),惠及群众9.08万人。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升慈善总会影响力

一是争取县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慈善工作。县融媒体对慈善总会开展的特色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慈善开展救助、慰问等活动多次在县电视台报道,扩展宣传效果。二是在“中华慈善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在市民文化广场摆设宣传台,深入乡村和社区发放慈善内容宣传单页,慈善工作成果以图文并茂方式制成展板,参加池州市慈善成果展示等,扩大宣传力度。三是加强对日常工作报道的推送。慈善捐赠救助、慈善活动等相关工作在东至民政微信公众号、省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池州市民政局网站、东至信息等载体中及时报道,2024年“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工作先后在《安徽日报》客户端、《中国社会报》刊登。2025年,河西社区慈善实践点建设在《安徽日报》《池州日报》、新华网、《池州新闻》、今日东至等栏目报道和转发,极大的提升了我县慈善工作的影响力。


二、培养和发掘慈善资源,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县慈善事业

一是与江苏省常州公益助学联合会实施的“助力乡村振兴、蓝天爱心助学”慈善捐赠活动。该项活动连续三年在葛公镇对48名困境儿童进行助学和物资帮助。二是设立线下慈善专项基金,提高捐赠积极性和精准性。东至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东至至德医院、胜利镇楼阁村、尧渡镇河西社区均在东至县慈善总会设立慈善专项基金。通过专项基金筹集善款。三是动员会员单位、爱心企业慈善捐赠,稳定慈善捐赠资源。慈善总会副会长单位尧舜智能科技集团、安徽国风矿业、东至金鹏医疗器械、东至县佛教协会以及爱心单位士邦医疗器械、东至县俏夕阳养老公司等爱心企业和个人多次参与慈善捐赠。四是参与公益网络筹款行动,拓展互联网筹款途径。连续两年参加“99”公益及中华数字公益节慈善项目善款筹集。


三、弘扬慈善扶危济困传统精神,开展慈善多种形式救助

一是争取市慈善资金的支持,开展慈善救助工作。近几年在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开展百岁老人慰问、低保家庭困难帮扶、困境大学生助学帮助、大病重病救助等慈善救助工作。其中2024年仅大病重病救助17人,发放救助资金11.638万元。二是发挥慈善临时救助作用。对我县突发火灾等临时困境家庭、低保且家中成员患大病家庭等,按照2000元的标准给予慈善临时救助。三是围绕关爱“一老”主题,开展系列慈善针对老年人的救助。2023年重阳节,慈善总会开展了对我县40位高龄、独居、困境老人慈善慰问。对昭潭镇下塔村75位老人进行物资帮助。通过公开募捐筹资22万元善款,全部用于支持我县老年食堂的运行补助。


四、强化慈善项目运作,以项目实施慈善精准服务

一是实施“打造慈善新模式、种下一颗幸福树”慈善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该项目是慈善总会帮助葛公镇脱贫村兰潭村通过种植碧根果(美国山核桃)发展集体经济,示范带动农户种植,增加家庭经济收益而实施的项目。成林后每亩能带来7000元左右收入,2023年3月在葛公镇兰潭村种植35亩,树苗长势良好,成活率达到95%,成林3到5年后即可有收益。二是实施困境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关爱项目。从2023年开始,在“99”公益日期间,连续两年开展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关爱项目网络筹款活动。慈善总会将所筹资金全部送到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家中,通过慈善帮扶上门看望,勉励监护人在生活上、精神上照顾好未成年人,两年以来,共对50名困境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实施慈善关爱。三是做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试点工作。2023年7月省慈善总会在全省启动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东至县为试点县之一。在民政局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县251个村社基金全部激活,激活率达100%,247个村社共发布项目326个,筹集资金达382.8万元。目前项目发布数量和筹款金额均排在全省第一。


五、强化慈善品牌活动打造,以活动助推慈善工作发展

一是连续三年开展“慈善暖冬行”活动。“慈善暖冬行”是东至县慈善总会一年一度在春节前开展的品牌慈善活动。该活动是在每年春节前对全县60名乡镇低保、大病对象及遭遇突发灾难家庭进行慈善关爱,发放慈善救助资金。对分散供养的特困群体和敬老院老人送去冬季棉袜等物资。三年共发放慈善救助资金18万元,发放棉袜2.4万双。二是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到山区小学开展“关爱儿童、情暖六一”活动;“五四”青年节到中学开展“用爱护航、助力成长”活动。向困境学生分别送去了助学金,向“三好学生”奖励了新书包,为学校各班级赠送笔记本、足球等物资。近几年来,先后到坦埠小学、铁炉小学、县兰溪中学、县特教学校、西湾中心学校、洪方中心学校开展捐赠及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三是指导社区基金开展系列慈善活动,助力社区基层治理。从2023年开始,我们选取尧渡镇河西社区、胜利镇楼阁村作为社区慈善工作发展样板点,进行指导和扶助。每个点给予2万元的慈善资金扶持,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实施慈善小项目,发展慈善志愿服务队伍,在社区营造“人人可慈善、慈善为人人”良好社会氛围。河西社区慈善工作得到市县肯定,今年列为我省社区慈善实践点建设社区。四是开展“慈善暖心送清凉”活动。今年7月初,慈善总会对我县环卫工人群体,开展“慈善暖心送清凉”活动,为196名环卫工人送去伞帽一把,精品罐头4瓶,共价值7000余元。既能遮风挡雨,又能防晒防紫外线的多功能伞帽深受环卫工人喜爱。


六、强化慈善内部管理,全力打造慈善公信力

一是严格遵守信息披露制度。慈善年度工作报告、审计报告等慈善组织相关信息均在《慈善中国》、东至民政微信公众号、民政网站等及时公布,增强慈善工作社会透明度。二是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慈善资金比对财政资金更加严格要求使用,基本上全部用于慈善帮助和慈善活动支出,年终进行财务审计并按要求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和年度财务情况。三是严格安排慈善捐赠资金和物资。遵守乡镇摸底、初核,慈善核查安排原则,保证慈善捐赠款物阳光操作,救到实处、帮到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