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暑期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期,我市高度重视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原则,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立体化防溺水体系。近日,市教体局会同市民政局、市妇联面向全市开展防溺水安全专项督导,通过实地督查与指导,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织牢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全域覆盖督导 深挖问题根源
督查组以“四不两直”形式,对贵池区、东至县等4个县区及九华山风景区实现全覆盖督导,共检查包括香隅镇人民政府、高坦社区、香隅初级中学在内的多个单位,以及高坦社区秋浦河高坦段、香隅镇漕东村山楼组河道水域等关键水域。通过现场勘察、随机访谈等形式,发现各地不同程度存在五类共性问题:重点人群管控不严、水域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防溺水宣传教育不精准、科技防溺水设施利用不充分,以及部分地方存在防溺水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督查发现的具体问题,督查组现场交办,要求各地各单位立行立改,实施销号管理,确保“新十条”要求落地生根。特别是针对少数地方未将防溺水工作作为长效机制来抓的情况,督查组强调要树立“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意识,发生溺水事故后将严格责任倒查,确保每一项防溺水措施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构建防控体系 提升本质安全
针对高温天气下易发生溺水事故的特点,我市进一步强化防溺水“三防”体系建设。一是强化人防力量配置,建立重点时段巡查机制,统筹调配公安、应急、属地社区等防控力量,针对每日11时至18时事故高发时段,加密重点水域巡查频次;二是完善物防设施建设,开展防护设施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检修更新全市水域警示标识标牌,按规范增设救生圈、救生杆等应急救援设备,确保警示系统完整率达100%,救援设备完好可用;三是推进技防体系升级,加快构建智能监控网络,在重点水域布设高清红外摄像头,配套安装智能行为识别预警系统,通过AI图像分析、声光警报联动等功能,实现危险行为识别、预警。 针对网红戏水打卡地等高风险区域,更是采取了专人值守、设置隔离带等强化措施,有效防止中小学生私自下水。
强化专业指引 共筑安全防线
在全市上下多措并举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的同时,池州曙光救援队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以下实用的防溺水注意事项。 池州曙光救援队提醒学生:一是要严格遵守防溺水“六不准”;二是游泳要去正规游泳馆,并做好防护及热身;三是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发现险情要第一时间呼救、报警;四是发现有人落水,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救援竹竿或者救生圈施救,切记不可下水施救。 同时,池州曙光救援队也提醒家长:假期一定要做好对孩子的“四知道”监护职责(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日程;如果孩子想游泳或玩水,一定要亲自带领孩子到正规的游泳馆或水上乐园,并全程监护;发现有学生在危险水域要及时劝离;发现有人落水要懂得如何用救援工具科学施救,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方法,发现有人溺水要及时报警并进行院前急救。此外,池州曙光救援队反复提醒要重点加强对假期留守青少年儿童的安全监护。 市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高站位、严要求,严格落实暑期防溺水和校园安全管理各项要求,全力筑牢安全防护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