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池州市人大
池州市政协
网站无障碍
长辈版
繁体版
RSS订阅
英文版
网站首页
网站
首页
资讯
中心
政府
信息公开
政务
服务
互动
交流
政府
数据
走遍
池州
原政务公开网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部门县区平台链接
专题专栏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其他法定信息
>
专题专栏
>
双招双引工作
>
工作推进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140M/202508-00021
组配分类:
工作推进
发布机构: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标题:
“走出去”拓展市场 “引进来”积聚动能
文号:
无
成文日期:
2025-08-14
发布日期:
2025-08-14
废止日期:
“走出去”拓展市场 “引进来”积聚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14 08:05
来源:池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文本下载
近年来,我市不断厚植开放沃土、畅通内外联动通道,推动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双向流动— —
走出去”拓展市场 “引进来”积聚动能
长江池州段江面上众多货船往来穿梭。记者张延鹤摄
从安徽尧舜智能袜业有限公司的棉袜产品跨越山海远销全球,到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的竹制品走进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广交会上19家池州企业斩获近800万美元意向订单,到中韩半导体产业园28个外资项目落地生根……池州以“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打破区域小格局,在开放大舞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9.1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总额22.6亿元,增长22.1%;进口总额56.5亿元,增长4.2%。
8月5日,池州港远航码头,货轮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今年1至7月份已完成出口达3177万美元,同比增长8%,池州便捷高效的港口物流,为产品更快走出国门、拓展国际业务提供了坚实保障。”安徽鸿叶集团副总经理、业务负责人石天玉如是说。
随着池州港至上海港集装箱始发班轮和直发班轮的开通,日、韩及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航线的全面贯通,池州制造通过长江内支线中转可达世界各地。今年上半年,池州港货物吞吐量7482万吨,同比增长6.6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青阳县安徽百岁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各种黄精产品琳琅满目。“到目前为止,公司销售额已达6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公司负责人陈高山说,在稳步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计划将产品进一步推向国外,把东方中草药的养生智慧传播给更多人。
得知企业有出口意向后,池州海关主动靠前服务,专门成立黄精出口工作专班,联合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调研黄精产业发展现状、出口需求和通关难点,全力助力黄精走出国门。目前,安徽百岁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市首家完成出口备案的黄精企业,预计9月份将完成首单出口业务。“池州海关紧密结合池州外贸发展实际,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度挖掘机电产品、竹木草制品、农食产品等产品的出口潜能,推动更多池州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池州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方哲表示。
近年来,我市持续夯实开放平台支撑、畅通内外联动通道,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体系、整合创新资源等举措,为企业“走出去”搭建起更广阔的舞台,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充分发挥菲力克、铜冠有色等保税仓库作用,推进半导体产业开展加工贸易,建立起“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保税仓库+政府协调”的供应链服务模式;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科创飞地”,打通创新资源与本土产业联动发展的通道;稳步推进池州长江公铁大桥、乌沙港区等交通网络建设,织密对外联通的物流脉络,助力“池州制造”更快通达长三角乃至全球市场… …
在坚持高质量“走出去”的同时,池州高水平“引进来”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在池州经开区安徽百强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抓紧赶制一批电路板订单。作为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获批后的首个外资项目,百强科技专注于高密度互联多层线路板、柔性线路板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已与国内外10多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今年新的H DI高密度互连板生产线计划9月份投产,公司产值力争突破4亿元。”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卢海航表示,正持续加大高精密多层印刷电路板、软硬结合板的研发投入,积极拓展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5G新基建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升级生产设备以保障高端产品的生产与交付。
借助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这一重要平台,池州经开区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版图,已与韩中文化协会等机构建立紧密联系,签订韩中工商联盟委托招商协议,积极推进中韩基金合作洽谈。目前,华宇电子、安芯电子等企业已与韩日企业达成3.9亿元技术采购与销售合作,有力促进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截至目前,产业园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8个,总投资达57.4亿元,其中今年新引进韩资项目3个,成为区域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时代机遇,聚焦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通过多种招商模式,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168个,在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428.9亿元,同比增长4.1%。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就越开放。我市将继续厚植开放沃土,在“走出去”中拓展市场空间,在“引进来”中积聚发展动能,推动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不断在开放大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光彩。
我要纠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