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9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08 09:52
来源: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聂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池州傩传承与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非遗工作的关心支持,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池州傩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现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3人,市级8人(含傩面具雕刻2人)。近年来,就加强池州傩戏保护传承,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项目保护。积极争取资金,用于支持开展春节傩事活动、青山庙会,举办池州傩戏学术研讨会、创排傩戏节目等。已对2名池州傩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记录工程。为推动整体保护,创建省级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已获省文旅厅批复同意。市文化馆获评省级非遗传习所,墩上街道山湖村委会获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实施非遗“名师带徒”工程,前七批工程中,池州傩戏项目共有师傅16人次、徒弟42人考核合格。
二是开展调查与资料保存。近年来,文化部门及相关研究人员出版了《池州记忆·非遗》《戏曲活化石—池州傩》《池州傩文化》《池州傩器》《安徽池州傩戏剧本选》《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贵池傩戏》等书籍。2023年,联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贵池区人民政府举办“当代傩戏学暨池州傩戏保护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近年来,先后支持梅街中分刘氏宗祠、梅街岸门刘氏宗祠、荡里姚氏宗祠等古建筑修缮项目。
三是推动交流展示。在进行原生态保护基础上,积极提升池州傩戏舞台呈现效果。市黄梅戏剧院(傩艺团)联合安徽省徽京剧院改编大型仪式剧《千年傩》,创排傩戏小戏《神农教耕》《神农尝百草》。组织《千年傩》参加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非遗剧目展演,赴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长宁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举办“存真与弘扬——吕光群傩文化成就展”及吕光群先生捐赠傩文化珍贵资料仪式等活动,每年开展100场贵池傩戏濒临失传剧种演出。组织池州傩戏节目参加第12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第九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等旅游营销活动。利用傩文化元素创排的《小小傩娃》获评2024年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三等奖,《再遇千年傩》《傩娃闹春》《游园》节目参加2024、2025年池州市春晚演出。
四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争取权威媒体报道,《光明日报》第十版刊登《安徽池州:“戏曲活化石”焕新彩》,安徽日报第五版刊登《看“戏曲活化石”傩戏上新出彩》。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字”从遇见你》节目,录制并播出了山湖村表演的池州傩戏—高跷马。央视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播出《池州傩》专题片。2位池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受邀参加央视戏曲频道“戏韵重阳”戏曲晚会。2024年安徽卫视公共频道通过多个新媒体平台现场直播青山庙会,观看人数近40万人次。我局委托市传媒中心开展“解码非遗”系列视频采制工作,即将推出《池州傩戏》视频。支持新媒体宣传池州傩戏,为市传媒中心、自媒体达人采制傩戏视频提供对接服务和素材,新华网、东方甄选看世界等抖音号发布池州傩戏视频。
池州傩戏传统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实践”的形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年轻人主要在城区生产生活,或外出务工、求学,导致学习、实践时间大幅压缩,技艺掌握不完整。部分傩戏会受限于意愿、场地等因素影响,傩事活动时间和内容受到压缩,传统傩事活动受到调整。部分傩戏会无代表性传承人。我市傩文化传承呈现点多面广的特征,现有资金难以实现全覆盖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纳您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池州傩戏保护力度,促进池州傩戏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一)加强系统性保护。一是编制《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高标准建设省级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聚焦保护核心区,积极争取古建筑、传统村落、非遗传习所(点)、体验中心等空间的建设和修缮,推动保护区内古建筑申报各级文保单位,积极申报省级文物维修项目,统筹实施市级文保单位修缮。二是引导各傩戏会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加强横向交流合作。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保护资金,支持各傩戏会发展。推动成立池州傩戏保护研究的社会组织。三是增加池州傩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名额,支持申报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探索认定一批池州傩戏代表性传承团体。继续实施非遗“名师带徒”工程,举办傩艺培训班。
(二)增强现代语境表达。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守正创新,尊重池州傩戏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一是开展池州傩戏记录工程,全面记录保存状况。征集池州傩戏历史影像资料,支持开展池州傩文化研究。二是推动传统傩俗、傩仪场景复原,遵循传统程式,复排经典剧目,引导傩戏会开展原生态傩事活动。结合当代审美,新编、改编一批傩舞、傩戏节目,推动池州傩戏多元化传播。三是挖掘池州傩戏内涵和传承故事,组织创作以傩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微短剧。
(三)培育文旅热点。整合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推动形成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群上有产业,彰显池州傩文化风韵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一是加强青山庙会、峡川游案等傩事活动的组织策划,引导有关乡村进一步丰富傩文化元素,建设傩文化乡村、街区。二是提取池州傩戏道具中的深层文化基因并加以利用,加强池州傩戏音乐、傩道具等挖掘和阐释,培育研学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动傩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三是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生态,打造“国潮叙事”传播体系,激活场景传播,提升池州傩戏知名度。支持梅街傩文化展示馆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展陈和讲解水平。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66-2088822
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