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开展专题旅游以促进池州市文旅消费市场全面繁荣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 农业类旅游
池州市以特色农业为根基,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构建起多元共生的农业旅游生态。依托九华黄精、石台富硒茶等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了一批沉浸式农业旅游目的地,实施“后备箱”富民工程,推动池州鳜鱼、石台硒品等一批乡村农副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6件商品获评国家级、省级旅游商品大赛奖项。组织7家文旅企业参加“游购乡村”促消费活动,现场累计销售达10万元,打造7家省级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今年以来,实现农产品销售额约4000万元。其中,元四村研学基地颇具代表性,通过黄精种植体验、古法炮制研学、产业链科普等项目,年吸引研学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发展黄精种植2000余亩,形成“研学促生产、生产带旅游”的良性循环。
(二) 特色节庆与村镇旅游
池州市大力实施精品示范工程,以打造“皖美休闲旅游乡村”为抓手,持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联动县区、文旅企业举办石台长三角自驾游发展大会、杏花村文化旅游节、2025年池州文旅专场推介会(上海、厦门、蚌埠)、“谛听九华”青阳萌宠嘉年华等文旅宣传活动300余场,其中九子岩景区策划推出宠物嘉年华,“带毛孩子来九子岩”话题突破2亿次,景区接待同比增长78% ;串联盘活全市乡村文旅资源,遴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挖掘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创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镇1个、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8个,纳入市级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70个,以点带面打造“三圈两带一群”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三) 配套服务提升与带动
池州市锚定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提升配套服务作为破局关键,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在交通网络优化上,不仅加密了景区与市区的公交班次,开通多条旅游专线,还对通往九华山、牯牛降等核心景区的道路进行拓宽升级,增设智能化停车场和充电桩,让游客出行更便捷。住宿服务方面,既扶持星级酒店提升服务品质,又鼓励发展特色民宿、主题客栈,融入池州傩戏、茶文化等元素,打造沉浸式居住体验。此外,“游池州”智慧文旅平台立足于整合池州全域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在线旅游咨询预订、落地售后等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深度挖掘、创新发展、有效整合池州全域景区、酒店民宿、农特产等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全力打造池州旅游“总前台”。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有力拉动了旅游消费,推动池州从“旅游城市”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跨越。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 强化线路产品设计。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策划多元化旅游线路,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出“文旅+”运动、农业、交通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精心打造更多融合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特色线路,丰富游客出行选择,同时编创富有创意的文创内容,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 加强营销宣传力度。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构建五级营销矩阵,做实“五精工程”,策划四季主题文旅活动,开展减免优活动,建立与央视、人民网、新华社联动机制和引导激励机制,加强与抖音、凤凰网、网易、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合作,调动文旅推荐官、网络达人和市场主体积极性,推动营销出圈出彩。
(三) 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优化景区周边公交线路布局,增加公交班次密度,提升交通便利性。同时,进一步改善餐饮住宿品质,丰富住宿类型,提升餐饮特色,打造便捷、舒适、多元的旅游环境。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精准满足游客需求,持续擦亮“山水池州 灵秀九华”池州文旅品牌,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是我局对您提出的《关于开展专题旅游以促进池州市文旅消费市场全面繁荣的建议》的主办答复,再次感谢您对池州文化旅游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66-2088351
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7月18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