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41800MB0X09400T/202507-00003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主题分类: 其他
标题: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2024年全面工作情况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7-15
废止日期: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2024年全面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15 18:46 来源: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2024

全面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主责主业,以优化平台为基础,以服务市场为原则,以科技赋能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全年全市公共资源累计交易5923宗成交金额493.55亿元,全省排名第七,同比增长115.59%。现将全年全面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线上线下齐发力,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认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全年共召开理论学习会12次,党组成员开展研讨5人次,青年干部谈心得体会活动11人次。

二是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党组书记以《解析“六大纪律”,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专题剖析招投标领域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馆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共开展党风廉政专题会议4次;传达学习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典型腐败案例2次、纪检通报案例3次;节假日前廉政提醒会议4次,全年未发生违反党风廉政和作风效能建设相关规定的事项。

三是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单位网站、电子系统、工作微信群等阵地管理;开展专题培训,教育党员干部规范自身言行。全年未发生涉及本单位的负面网络舆情等事件。

四是强党建促业务提升队伍战斗力。“阳光交易‘池’久公平”党建品牌为抓手,继续强化作风建设,提升干部素质和整体服务水平;组织参加省发改委组织的“大讲堂”“大比武”活动,学习政策法规,提升工作水准;开展内部人员轮岗,选派1名干部驻村,选配2名副科级干部统筹双拥创建、法治建设、平安创建、信访维稳、信息公开、工青妇群团等各项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宣传报道工作任务,市委《每日一报》采用5市政府《政务要情》采用6篇。

二、聚焦主责主业,创优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一)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平台保障能力

是重点项目保障有力主动对接重点项目建设单位,靠前服务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延时服务”,确保重点项目交易“零等待”,有力保障了S40宁国至枞阳高速公路池州段项目特许经营者招标项目(成交金额104.03亿元)池州市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能力提升建设工程一期EPC总承包项目(成交金额3.4亿元)等项目的实施“双盲”评标有序推进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全市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成25个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和15间独立隔夜评标评审休息室。全年共开展双盲项目341个,其中主场136个,交易总额达20.58亿元。同时,通过池州新闻、池州日报等媒介广泛开展宣贯,促进全省专家资源共享共用、防范专家被围猎风险,该项工作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是营商环境常抓不懈全面落实标前公示,市场主体意见征集后反馈招标人及监管部门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中心每周对上周挂网的招标项目进行业务会商,发现有不符合营商环境的问题,及时通过补遗澄清的方式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终止交易;取消政府性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全年就招标文件范本、建造师比对、不良行为披露等事宜,组织企业座谈会6次。2024一、二季我市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排名全省第一。

(二)强化行为管理,加强交易过程风险防控

规范评标专家和代理机构行为。修订完善专家抽取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专家抽取程序和评标评审纪律;推行招标代理星级管理,对代理机构从业行为进行全方位考核。全年报送专家违规行为19人次,其中1名违规专家被作出清库处理;对36家代理机构不良行为进行“2-10”分的扣分处理,其中对1家代理机构作出暂停公共资源交易操作权限一个月处理。是落实“打招呼”登记和招标人代表廉政提醒制度。每个进场项目在线交易时,在关键环节设置“打招呼”必填项;并要求招标人、代理机构及时填写《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打招呼”登记表》;委派招标人代表参与评标的,要求签订《公共资源交易廉政责任书》,实现对“打招呼”现象管控的全过程留痕,对投标人关注度高、技术复杂项目建议招标人慎派招标人代表。

(三)监管协同发力,压实交易主体各方责任

一是部门协同联动市发改委委派公管科到中心开展协同办公,强化监管部门对交易流程的实时把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体推进巡视涉及招投标领域问题整改销号;指导县区处理市场主体关注度高、相对复杂的投诉信访件。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提请公管办出台《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竞争主体及相关人员不良行为记录及披露管理暂行办法》;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印发《池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负面行为清单》、《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工程建设项目评标内容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变更行为管理的通知》,规范市场主体各方交易行为。

(四)净化市场环境,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一是推行信用惩戒。印发《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竞争主体及相关人员不良行为记录及披露管理办法(试行)》,将包括涉嫌串通投标、弄虚作假、关键岗位人员考勤、投标承诺不实等在内的8类26种情形列为不良行为,按1分/月标准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披露,截止目前已披露不良行为企业150家。招标文件以民事约定方式不接受公示期内企业投标,交易系统“红名”标注,提醒评标委员会否决投标。二是开展建造师比对。要求投标企业承诺其建造师数量满足企业资质要求,评标时查询住建部“四库一平台”进行核实,发现数量不足的不纳入评标基准值、不推荐为中标候选人,并按承诺不实处理,打击陪标行为。全年共发现92家企业“人证不符”,已披露2个月处理。三是加大围串标突出问题整治。全年向行业监管部门报送疑似围串标线索14条、向公安移交问题线索1条、向纪检移交问题线索7条;石台县某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案被省发改委作为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三、存在的问题

总结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廉政风险仍然存在二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进改革重点工作的思路、路径、措施创新不够;三是协调行业部门监管的力度、成效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都迫切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大改革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四、2025年重点工作

一是理论武装筑牢廉洁思想防线。理论上坚定清醒是思想政治上坚定清醒的前提,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特别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把中心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齐抓共管。

二是多维发力提升平台服务质效。进一步创新招标投标服务管理方式,做到标前阶段主动服务、标中阶段创新方法、标后阶段强化调度,全力保障项目顺利高效推进;按照“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平台建设要求,结合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点,制定全市年度平台建设意见,推进市县两级上下联通互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三是协同管理强化部门联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深入项目现场开展监督检查,着力破解标后履约监管难题;主动对接发改、信用办等部门,依托“信用池州”平台,抓取全年招标采购方面行政处罚信息,对照不良行为记录,实施信用惩戒;发挥大数据分析作用,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疑似违法违规行为,并上报移送有关部门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