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系列重大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指引方向、催人奋进,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按照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在扩大内需、繁荣文化的实践中展现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四五”以来,池州完成交通投资249亿元,全面实现高速公路通县城、硬化路进自然村,港口吞吐量连续6年破亿吨,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融入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交通运输作为畅通经济循环的‘大动脉’,必须勇挑重担、先行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亮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聚焦联通长三角与中部地区,全力推进东鄱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推动港口集约化发展,打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发展多式联运、深化交邮融合、提升公共交通品质,强化服务“软实力”;加快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建设,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强大的交通力量。
  “十四五”期间,我市以夯实供给基础、创新消费模式、激活市场潜力为抓手,全面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我们将紧扣全会部署,统筹编制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形成‘各有侧重、互补联动’的消费空间布局;以商业品质提升项目为牵引,在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融入文化等元素,通过消费热点带动投资增长;整合我市优质产品产业链,优化建设特色电商集聚区,助力池州特色产品融入国内国际消费市场;主动抢占银发经济、宠物经济、悦己消费等新赛道,高频开展惠民消费促进活动,充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市商务局局长陈琳说。
  今年以来,从家电汽车“焕新潮”到文旅融合新体验,再到真金白银的消费券,平天湖风景区多维发力,让消费“引擎”持续轰鸣。全会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商务科技处处长陈晓君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为核心目标,一方面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推出“生态+消费”“会展+体验”等融合产品,让游客留下来、慢下来、消费起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企联动机制,助力商家拓宽客源、提振经营信心,提升群众消费意愿,加快推进区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文化资源转化作为文旅融合的核心抓手,通过基因解码、业态创新,积极推动各类特色文化资源从“静态传承”转为“动态体验”,让游客真正能“赏山水美景、品文化韵味”。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基因解码赋能工程,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公共文化空间等场馆建设,同时着力优化文旅营商环境,推动传统文化旅游业与现代科技、生态、康养、农业等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池州特色的文旅产业集群。此外,系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与活化利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江怡婷表示。
  今年5月,华龙洞系列文创产品首次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精巧设计与文化内涵赢得广泛关注。“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华龙洞作为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其文化价值不仅是考古发现,也成为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东至县华龙洞遗址管理处主任金泽田表示,将持续推动文创开发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通过设置化石修复、石器制作等互动体验项目,让青少年在观看与聆听之外,亲手参与、亲身感受,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助力华龙洞成为东至乃至安徽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作为安徽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近年来,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推进古村保护与业态创新,先后修缮文物古建筑14处,引入民宿、剧本杀等新业态20余种,成功将九华山旅游“流量”转化为乡村发展“留量”。“全会提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为我们的工作锚定了方向、注入了动力!”老田村党支部书记吴朝华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挖掘“尚书故里”文化内核,打造辨识度强的文化品牌,让老田村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让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