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石台县以全域旅游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清凉资源为引、基础设施为基、业态创新为魂,让“看风景”变“入风景”“流量”变“留量”— —
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
金秋时节,石台县境内秋浦河蜿蜒流淌的河水与连绵的山峦、金色的田园和民居相映成景。 通讯员 何清 汪建国 摄
日前,《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发布,石台县成功入选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这是该县第三次获此殊荣,彰显了其在旅游发展领域的强劲实力与持续潜力。今年以来,石台县以全域旅游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清凉资源为引、基础设施为基、业态创新为魂,让“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山水颜值,持续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的价值增量。
清凉经济激活夏日流量密码
峡谷漂流探险、山间民宿避暑、草地露营观光……今年夏天,石台县的“清凉经济”持续升温,与大城市热门景点的“热辣滚烫”相比,这里的避暑游、清凉游、乡村游备受青睐,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走进石台的山水间,开启形式多样的“清凉一夏”。
秋浦河沿岸是夏日最热闹的“清凉舞台”。石台大峡谷漂流河道上,身着救生衣的游客乘上皮筏艇,刚坐稳便抄起水枪开启“水战”,水花飞溅中夹杂着阵阵尖叫与欢笑。“特地赶早过来,没想到人气这么旺!”来自合肥的黄女士带着孩子难掩兴奋,“这里比城里凉快多了,又刺激又解压,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清凉!”
“大家穿好救生衣,按号乘坐竹筏。”不远处的牯牛降景区,竹筏码头排起了长队。竹篙轻点,筏子便划破翡翠般的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整个暑期,景区人气居高不下。”牯牛降景区营销总监曹君伋回忆道,“每逢周末,日均接待游客量超5000人次,节日高峰期更是突破2万人次,竹筏项目经常一早放票就被抢空。”
山水织就清凉底色,民宿则让这份闲情有了“落脚处”。大演乡新火村的泮巷古村落里,新火驿民宿的黛瓦在绿荫中若隐若现。这座由古民居改建的民宿,以“日咖夜酒”的经营巧思延续着清凉体验。“白天在山里徒步、溪边玩水,傍晚在院子里喝杯咖啡,晚风一吹,浑身暑气都散了。”游客要瑞祥捧着咖啡,惬意地道出心声。
这份“清凉”热度的背后,是石台精准的文旅布局。“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水资源,我们整合了漂流、探游、戏水、民宿等业态,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石台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莹莹介绍,今年暑期,全县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1%和9.5%,清凉游成为石台最具吸引力的夏日名片。
设施升级夯实文旅发展根基
9月10日,安徽石台希尔顿惠庭酒店正式对外迎客。作为石台牯牛降·北麓湾文旅康养综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座藏在山水间的酒店一经亮相便成为石台文旅产业的新地标。“我们有365间(套)客房,是目前国内希尔顿惠庭酒店中客房数量最多的门店。”石台牯牛降·北麓湾文旅康养综合体负责人刘军自豪地说,酒店内停车场、健身房、洗衣房、会议室等配套设施齐全,能充分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以前来牯牛降玩,高端住宿选择少,住得远又影响体验。现在这里环境好、设施全、服务亲切,住得太舒服了!”来自合肥的游客温民带着家人入住后,对酒店的环境和服务赞不绝口。
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从来不止于自然景观的“先天颜值”,更在于配套设施的“后天修为”。今年以来,石台县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加快牯牛降5A级景区创建步伐,推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生根,从高端住宿到便民配套,从核心景区到全域布局,用“ 硬支撑”托起文旅发展的“软实力”。
在牯牛降景区入口,崭新的访客中心同样刷新着游客的第一印象。宽敞明亮的大厅内,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着每一位游客的疑问。“设施全、服务细,体验感一下就上来了。”来自南京的游客张先生笑着说道。
不远处,今年国庆期间投用的景区停车场2500个新车位整齐排列,让游客停车不再“一位难求”。“这是牯牛降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一期)的核心工程,包含改扩建访客中心和停车场。”牯牛降景区管理中心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叶文彬介绍,项目有效解决了旅游高峰期停车难、排队拥堵等问题,让游客的游览体验大幅提升。
“改造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归根结底是要让游客‘来得顺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陈莹莹表示,将以牯牛降5A级景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游客营造安心、舒适的旅游环境。
业态创新解锁文旅新体验
当前,游客不再满足于“拍照打卡就走”的浅层观光,文旅产业的竞争进入了“体验为王”的新阶段。石台县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青山绿水间培育沉浸式体验、影旅融合等新业态,让“看风景”变“入风景”、“流量”变“留量”。
今年国庆前夕,牯牛降景区的林间溪畔成了独特“舞台”,大型行浸式实景舞剧《天降仙缘》在此首演亮相。作为自然与人文深度融合的创新之作,该剧以皖南山水为天然舞台,围绕“诗黛”与“阿牛哥”的传奇爱情主线,将民间传说的奇幻、仙侠元素的灵动与牯牛降的奇峰秀水紧密绑定。无固定舞台的设计,让游客能循着剧情动线漫步山水间,追随着演员身影,耳边伴着林间风声与剧情音效,仿佛置身故事之中。精彩的演出不仅让国内游客频频驻足拍照,更吸引了外国友人的目光,来自德国的摄影师PeterGierl直言:“这里非常漂亮,我忍不住不停地拍照,真的被迷住了。”
“演出是以牯牛降景区的自然山水风光为背景,融入了武侠文化、影视文化、古村文化等多种元素,带给游客更多元的游览体验。”安徽石台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演艺项目负责人杜轩介绍,首场演出便吸引超3000名游客,后续还将作为常态化演出,持续为游客带来独特体验。
除了实景演艺,更多的新业态也在石台青山绿水间加速落地。在石台县“山海遗珍”项目现场,一栋栋建筑正拔地而起。这个总投资2800万元、占地9300多平方米的项目,将打造山海遗珍馆、青牛降灵表演厅、山海竞技场、神兽寻踪生态博物馆及归山小憩馆五大场馆,打破传统景区“走马观花”的观景套路。
“这不是零散的展馆拼凑,而是让游客顺着传说脉络‘走进去’的沉浸式空间。”安徽石台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牯牛降电子商务分公司负责人饶君指着规划图介绍,“项目运用多媒体、机械仿生、AI等技术,将‘ 老子骑青牛化山’的传说拆成一个个可触碰的场景,再加上积分闯关游戏,让大家从‘拍照打卡’变成‘主动找故事’。”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精准高效的宣传营销。石台县跳出传统推广框架,以电影、短剧为鲜活载体,让山水风光借光影走出去。5月23日,安徽省首部新文旅电影《风起秋浦河》在合肥首映,当银幕上出现秋浦河波光、牯牛降原始森林等美景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这部全程在石台取景的电影,随后登陆全国1.1万家院线,不仅入围第四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和2025乡村振兴主题电影推荐活动,更斩获华东地区微电影大赛多个奖项,让“诗仙笔下的秋浦”成了无数观众心中向往的地方。
为让银幕热度落地为旅游流量,石台迅速搭建“影旅联动”桥梁。“我们推出‘影旅双享套餐’,游客凭电影纸质票根可享受全县国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门票免费或半价优惠,将观影热情转化为旅游消费。”陈莹莹说,为用好影旅IP,石台策划举办电影主题北京观影会、合肥首映礼等活动,并将电影元素融入城市形象宣传,让“影旅石台”的形象深入人心。
从清凉体验到设施升级,从业态创新到品牌出圈,石台的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下一步,我们将主动融入全省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全市沿秋浦河片区建设部署,坚持项目带动、业态创新、营销推介,全力争当文旅融合发展先锋。”陈莹莹表示,将全力冲刺牯牛降5A级景区创建,提速仙寓山富硒康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秋浦河·大龙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同时继续深耕长三角客源地市场,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持续擦亮“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亮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