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场围绕“芯”产业的变革正悄然提速。这片曾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土地,用十余年时间实现从零起步的跨越,逐步编织起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创新脉搏与时代同频,一幅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东风,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芯聚势能,智启未来”为发展主轴,如今已初步构建起从IC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材料配套的半导体全产业链生态圈。华宇电子、钜芯半导体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此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回溯池州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坚持。最初,在长三角产业格局中,池州不占地理优势,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选择甚至不被外界看好。但池州经开区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深知半导体作为现代工业“粮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唯有找准细分赛道、持续深耕,才能实现突围。正是这份清醒与执着,让池州在半导体产业浪潮中站稳脚跟,逐步成长为区域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检测之困:制约“池州芯”突围的关键瓶颈
随着产业向纵深推进,一道“拦路虎”逐渐凸显:检测认证能力不足。“一套专业检测设备上千万,中小企业根本买不起;送外地检测,来回折腾至少一周,严重耽误产品上市节奏。”这是此前池州半导体企业负责人常挂在嘴边的“心病”。
半导体产品要进军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市场,必须通过高温、低温、震动等严苛测试,拿到权威检测认证报告。彼时,池州半导体产业虽在细分领域已形成独特优势,但配套检测服务的滞后,让企业陷入“有好产品难闯高端市场”的困境:单独购置设备不现实、不经济;委托外地机构检测则面临“时间长、成本高、沟通难”的问题,检测认证环节的短板,成为制约“池州芯”向高端突围的关键桎梏。
破局之举:平天湖半导体研究院应运而生
破解产业痛点,需要政企协同发力的“精准方案”。在企业呼声与政府主动作为的双重推动下,由池州市及经开区主导建设的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正式落地。作为定位“产业共性服务平台”的机构,研究院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破局者”的使命——填补皖西南半导体专业检测认证空白,为企业打通“从产品到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卡。
今年7月,研究院已正式取得运营资质,目前正加速推进场地装修与设备采购,预计2024年底至2025年初可完成设备调试并投入使用。更让企业振奋的是其推出的“暖心政策”:投用后前3年,对池州本地中小半导体企业免费提供检测认证服务;10年内,收费均按成本价执行。这意味着企业可省去巨额检测开支,将资金与精力集中投向核心技术研发,极大降低创新成本与市场准入门槛。
平台赋能:从“检测服务”到“全链支撑”
研究院的价值,不止于“降低成本”,更在于提升产业专业能级。建成后,研究院可出具车规级、光伏级等权威检测报告,直接对接终端厂商,帮助“池州芯”快速获得市场认可,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
此外,研究院还将构建“检测+咨询”的全链路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团队,派驻博士团队协助企业规划产业方向,为新材料研发、新设计方案提供前期测试验证,覆盖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流程。同时,研究院已与安徽工程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有高校专家长期驻场,博士团队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为产业创新注入智力支持。
着眼长远,研究院已明确清晰的发展目标:计划5年内拿下国家级检测资质,实现检测报告“全国通用”,彻底改变“池州芯”依赖外地机构“代证”的现状;待运营稳定后,将服务范围辐射长三角,力争打造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半导体检测认证枢纽平台,为安徽半导体产业“多点支撑”格局贡献池州力量。
生态培育:多维发力构建产业成长沃土
平天湖半导体研究院的落地,只是池州经开区培育半导体产业生态的一个缩影。为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该区从金融赋能、创新培育、人才引育、数字转型等多个维度精准施策,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支撑体系。
金融赋能上,创新投融资机制:组建总规模达64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构建“1+N”母子基金矩阵,重点支持半导体、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推出“政银企保”四方联动机制,量身定制“起步贷”“信用+担保”“专利贷”等10余项特色金融产品,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创新培育上,打造“金融+科技+人才”融合模式:通过“人才团队信用贷”等产品,推动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开展企业梯队培育,8家民营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库,5 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一批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
人才引育上,实施“引凤筑巢”工程:建设人才公寓、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定向培养半导体专业人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数字转型上,依托2025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的优势,聚焦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核心环节,以钜芯半导体、华宇电子等龙头企业为样板,支持其开展智能化设备升级与数据平台建设。目前,园区已打造5家龙头企业示范标杆,7个项目获批省级数字化典型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成效初显:“池州芯”加速迈向高端市场
全方位的产业培育模式,正结出丰硕成果。据统计,2025年1至7月,池州经开区半导体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1.2%,拉动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个百分点;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年产值预计突破300亿元,产业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
随着平天湖半导体研究院即将投用,叠加金融、人才、数字转型等多维政策支撑,“池州芯”将彻底摆脱检测认证的束缚,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市场抢占更多话语权。未来,池州经开区不仅将成为皖西南半导体产业的创新高地,更有望成长为长三角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芯”产业枢纽,为国家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池州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