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县区动态

让政策阳光照亮特殊家庭
石台县实现“一户多残”救助全覆盖

阅读次数: 作者:通讯员 孙鸾 江雪飞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0 08:24
[字体:]

雨后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石台县的街巷间,也照亮了仁里镇新街社区汪复强家略显陈旧的窗户。这个中年汉子厚厚的镜片后面有一双高度近视的眼睛,他正小心翼翼地摩挲着女儿的小手。作为视力障碍者,他的世界常年笼罩在模糊的光影里,而他的妻子又被鉴定为智力四级残疾,8岁的女儿因智力二级残疾仍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学前教育,这个家庭的每一步前行都充满了艰辛。
  2024年,石台县“一户多残”救助政策首次实施,汪复强一家成为首批受益者。作为低保家庭,他们每月能领到1024元低保金,再加上“一户多残”每年2160元补助金,他们的生活压力减轻不少。“我不求她有出息,只要生活上能够自理就好了。”汪复强看着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活泼好动的女儿,语气里满是为人父的期盼。
  “最要紧的是,有人关心我们,我们不用孤零零地苦熬。”汪复强抿了抿嘴,道出了这份救助背后更珍贵的意义。这份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像一束光,驱散了他们生活中的阴霾。
  被这束光照亮的,还有同住在新街社区的宋振国一家。79岁的宋振国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伸出残缺的左手向笔者讲述了他25岁那年遭遇的意外——在木器厂做木匠时,他的左手被电锯锯掉3根手指,10年前才补办了四级残疾证。屋漏偏逢连阴雨,2018年,他的老伴郑桂枝骑电动车时为避让突然驶出的小轿车摔倒,大腿骨折植入3根钢板,2019年被鉴定为三级残疾。
  今年,石台县“一户多残”救助政策扩面,宋振国一家作为新纳入的保障对象,也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温暖。7月28日,老两口的银行卡里首次多了1440元“一户多残”救助金。除能领取救助金外,社区网格员每月还会上门帮他们检查电器线路、清理过期药品,残联工作人员逢年过节也来探望,这些关怀让他们备感温暖。
  县残联的档案里清晰记录着“一户多残”救助工作的轨迹:2024年救助范围仅限困难家庭,像汪复强这样的家庭率先受益;2025年政策扩面至所有拥有两名以上持证残疾人的家庭,425户家庭、875名残疾人因此被纳入保障网,全年发放资金63万元。
  “扩面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是把政策的网眼织得更密了。”县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建英解释道,今年新增的123户家庭中,像宋振国这样非低保但确有困难的家庭占了近六成。为了让政策精准落地,社区工作人员成了“活档案”。新街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里、脑子里存着47户残疾人家庭的信息,谁家的残疾证该换了,谁家有新增残疾人,记得清清楚楚。
  县残联办公室墙壁上张贴着A4纸,上面标注着“一户多残”救助全流程:每年5月由个人申请,审核后公示7天,无异议者报政府审批,8月底前发放到位。为了让救助资金早点到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今年7月底就完成了所有发放工作。
  “720元能干啥?”面对这个问题,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答案。在宋振国家,这是老两口的医药费;在汪复强家,这是女儿半年的营养费。这些看似微薄的补助,在特殊家庭的生活里,却发挥着不小的作用。这份温暖如涓涓细流,滋润全县8个乡镇425个家庭,滋养着每一个在努力生活的家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