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先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装配芯片。
近年来,池州经开区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路径,持续推动半导体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助力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迈向新高度。
8月7日,记者走进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芯电子”)无尘车间内,看到一列列机器“闷声”运作,从原料加工、晶圆光刻到芯片钝化测试,各道工序紧密衔接,一片片高性能半导体芯片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下线,这些产品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家居、5G通信、无人机等前沿领域。
“我们采用单晶硅片作为基础材料,通过高温扩散形成P型或N型半导体,再经光刻工艺完成电路图案制作。”安芯电子副总经理张小明介绍,目前该公司日均芯片出货量已突破1.6万片,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同时服务园区周边产业链企业。
作为我市首家落户的半导体企业,经过十余年创新发展,安芯电子已从初创时期的数台设备成长为拥有整流芯片及快恢复芯片制造工厂、TVS芯片制造工厂、功率器件封装测试工厂、半导体材料(膜状扩散源)制造工厂等制造实体的行业重点企业,实现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全流程生产布局。在技术研发方面,该公司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工程实验室和安徽省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27项,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行列。
“ 今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以安芯电子为例,1—6月产值同比增长约30%,主要是车规级芯片市场的强劲需求带动了产业链整体增长。其中,我公司生产的高可靠性雪崩型二极管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张小明说。
晶圆厂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枢纽”。安芯电子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材料设备、智慧应用等全产业链的成长。距安芯电子仅500米处,安徽先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封装测试来自安芯电子的二极管芯片。这家2023年从广东揭阳整体搬迁至池州经开区的企业,每月可生产3亿只电子元器件,销往华为、小米等知名厂商。
据了解,安徽先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约3亿元。凭借在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拥有20多项完整技术支撑,该公司在储能、新能源、汽车电子、网络通信等诸多领域都有产品合作。自投产以来,订单持续增长,市场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当时落户池州经开区,主要看中园区产业链条完整、配套能力强。相比在广东,我们的生产成本降低了10%至15%,产值和利润都显著提升。”安徽先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育洪手持一款框架产品向记者介绍,与安芯电子的合作让他们获得了优质芯片资源,该产品经过封装后可直接供应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储能领域。
产业聚链成群,企业集群成势。依托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华宇电子、铜冠铜箔、高芯众科、钜芯科技等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半导体生产制造企业正在细分领域挑起大梁,华迅科技存储芯片、丰芯半导体高端封测、金亿科半导体真空泵等一批半导体产业及关联项目落户投产。目前,园区已集聚36家半导体规上企业,形成以“分立器件+封装测试”为特色,涵盖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智慧应用的全生态产业链体系。
“我们一直坚持将半导体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锚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动态梳理技术攻关和配套缺口,形成‘需求牵引、要素支撑’保障体系。今后将继续聚焦打造国内特色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围绕发挥池州比较优势,为全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作出池州贡献。”池州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忆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