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关注

[中安在线]池州:“池守童安”品牌为困境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25-08-06 11:14
[字体:]

近年来,池州市聚焦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倾力打造“池守童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护航”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以“完善机制、精准识别、多元服务”为核心,织密困境儿童保障网,护航他们阳光成长。项目实施以来,已储备关爱服务项目47个,投入资金超300万元,惠及儿童3.5万余人次,形成了具有池州特色的“1+5+N”一县一品工作模式。

筑牢根基:四级网络+专业队伍+信息支撑

池州市将机制建设作为保障困境儿童的基石。市级层面投入1314万元建成独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并推动4家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成功转型,强化服务职能。在全市56个乡镇(街道)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搭建起坚实的四级关爱服务网络。

一支扎根基层的专业队伍是服务的触角。全市配备56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683名村(居)儿童主任,业务培训实现100%覆盖,确保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实。同时,投入654.98万元优化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引入“池州市阳光康复中心”等专业社会组织,创新“开门办院”模式,将院内优质的“养治教康安+社会工作”资源,特别是智障儿童康复服务,向社会困难家庭开放共享。

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池州建立了高效的多部门(公安、教育、卫健、医保等)儿童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精准走访核实,动态完善了5006名流动儿童、3189名留守儿童和5875名困境儿童的信息档案,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管理精准化。

精准保障:动态识别+标准连升+助学助医

精准识别是精准保障的前提。池州市建立了教育、公安、司法、卫健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长效机制,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群体进行精细排查、精确认定、动态管理(年内新增保障236人,核减67人),确保“应保尽保”。

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25年,全市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050元和1691元,较2020年增长32.3%和53.7%,实现“五连升”。每逢“两节”,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全覆盖走访慰问,每人发放1000元慰问金。

在医疗和教育保障方面,池州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依托市人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每两年为孤儿提供一次健康体检。扎实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分别按照每人每学年1万元和每人每年0.6万元的标准,累计为98名儿童发放助学资金62万元,助力他们安心求学。

多元关爱:部门联动+专业服务+立体宣传

困境儿童的成长需要全社会同心协力。池州联合网信、法院、教育等16部门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细化19项具体举措。联合教育、公安、卫健等21部门编制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公共服务基础清单23项,着力解决流动儿童服务难题。

心理健康是关注重点。池州推动构建“机构+学校+家庭+社区+慈善力量”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全面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测评,在各县区举办专业培训5场次,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80余场次,为孩子们的心灵健康成长护航。

专业力量深度参与。通过实施“助童成长计划”,组建了由律师、心理专家、医生、社工等22人构成的专家团队,成功为65名面临特殊困难的儿童提供“一人一案”的个性化帮扶。同时,积极培育儿童福利领域社会组织14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慈善捐赠、公益创投、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宣传倡导营造氛围。池州确定每年6月为“儿童福利政策宣传月”,制作发布未保公益宣传片,打造“儿童福利政策小贴士”专栏,线上线下共同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线。市民政局创作的未保公益短视频《护苗》荣获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民政中国”板块三等创优作品。全市深入开展“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主题宣传活动80余场,覆盖8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万余份,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氛围日益浓厚。

“池守童安”,不仅是一个品牌名称,更是池州市对困境儿童坚实守护的承诺。通过体系化建设、精准化保障和多元化服务,池州正努力让每一位困境儿童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拥有更加安全、温暖、充满希望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