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突出问题,通过源头管控、全流程监管、完善设施体系等举措,打出建筑垃圾治理“组合拳”,实现运输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
“您好,我是主城区百荷小区业主,家里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明天上午9点运到临时转运点,请问可以安排吗?”近日,居民赵女士拨打建筑垃圾转运预约电话,很快得到了肯定答复,顺利解决了装修垃圾清运难题。这一便捷服务的背后,是我市对建筑垃圾运输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目前,我市以32家核准备案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为监管重点,推动213辆运输车辆全部配置定位系统,实现运输路线、行驶轨迹实时监控,有效杜绝“滴洒漏”和违规倾倒现象。上半年,全市126.78万吨建筑垃圾得到规范处置。
为建筑垃圾安设临时的“家”,是破解垃圾治理难题的关键举措。我市加快完善建筑垃圾收集暂存体系,推动178个小区建成装修垃圾收集点186个,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垃圾规范投放;推进乡镇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4个建筑垃圾暂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