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聚焦东部园区企业人才“住、医、行”痛点,打出配套提升“组合拳”——
让人才在池安居乐业
“你们看!这里已经完工了,很快就能住进来。水泥地全贴上了瓷砖,洗浴设施也升级了!”7月22日,在池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公租房改造一期工程现场,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郑文苹正通过手机镜头,和同事们分享喜悦。
郑文苹从外地来到池州工作,一直租住在园区公租房,但之前的居住环境并不理想。“而且早晚高峰期公交也少,等车要花好久,通勤特别麻烦。”她回忆道。今年5月,我市有关部门主动走进园区企业座谈走访,了解诉求。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借此机会,将员工普遍反映的“公租房不够用”“公交不方便”等问题梳理汇总,形成意见建议统一反馈。“从我们提需求到项目动工,进展这么快,政府办事效率真高。”公司市场综合部副总监马叶娟感慨道。
住房、医疗、出行,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则是关乎人才能否引得来、留得住的“大事”。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市扎实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企业集中反映的东部园区配套不足问题,被列为亟待破解的重点。“我们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机制,聚焦人才‘住、医、行’痛点,打出配套提升‘组合拳’,为人才安心扎根、企业稳步发展铺路,让学习教育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东部园区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工作专班联络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办公室负责人王瑞说。
安居才能乐业。工作专班从住房保障入手,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摸排出各园区公租房存量缺口,敲定存量房改造和商品房回购改建方案。“我们同步推进648套公租房改造及370套人才公寓建设,并启动了周边环境整治,配套完善就餐、休闲、购物、健身、交流等功能设施。”池州经开区建设局副局长奚文武介绍,目前公租房改造二期即将启动,人才公寓正在加快建设,预计8月底前投入运营,届时企业员工拎包即可入住。
在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梅龙中心城576套多户型人才公寓投用,安徽省历思联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朵在这里安了家。“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温馨简约,周边配套也很齐全,我打算把孩子接过来上学。”代朵的话道出了不少外来人才的心声。与此同时,池州高新区内700多套存量房已全部完成改造升级,具备入住条件。
解决了“住”的难题,“医”和“行”的堵点也在加速打通。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看病远”问题,池州经开区将人才医疗服务站纳入公共服务配套提升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打造集基础医疗服务、智慧养老服务、社区文体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场所。“目前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很快就能进场施工,未来这里不仅有基础诊疗设备,还将与医院建立绿色通道,邀请专家定期坐诊,让人才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奚文武介绍。
交通方面的变化则更加直观:清晨,公交站台再也看不到扎堆等车的身影,15分钟一班的定制通勤专线准时停靠,下车后员工转身就能扫码共享单车,快速抵达公司门口。这是工作专班深入调研后的结果——新增16条定制公交专线串起市区与园区,300多辆共享单车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以前开车上班,每个月要花1000多块钱油费,现在公交直达公司门口,太方便了!”安徽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主管杨贵芳说。
园区配套提升的“加速度”,让人才能够心无旁骛投入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企业发展底气更足了。采访中,不少企业反馈,过去招引人才时,住房、医疗等配套不足常让对方犹豫,如今设施逐步完善,成了招聘的“加分项”,员工归属感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东部园区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工作在人才公寓建设、公租房改造需求摸底、公交线路规划提升、医疗服务站建设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8月底前所有在建项目如期投用,让人才和企业早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王瑞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好开门教育要求,聚焦人才新需求,迭代升级配套服务,让“硬核”保障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