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好15分钟,前面就是我们学校!”早上6点55分,贵池区滨湖实验学校九年级学生吴梦洁指着校门兴奋地对记者说,“出家门,上公交,直接就到校门口!”
在池州经开区管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居住在经开区绿地城片区和江口大转盘周边的学生家长曾反映:“孩子上学路途远、换乘难,每天接送需耗费大量时间。”针对这一诉求,池州交通运输集团(以下简称“市交运集团”)所属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联合池州经开区管委会实地调研学生居住分布情况,并于6月3日开通滨湖实验学校通学公交专线。该专线沿途依次停靠江口永兴村站、永兴村委会站、滨江大道站、李家咀站、前城御澜湾站、临港新城站、三范花园站、滨湖实验学校站,每日共4班次:早间6:40、7:00各一班,晚间20:35、20:50各一班。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交运集团将作风建设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以公交线路优化为切入口,织密民生服务网,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
“以前去市区复诊,要先坐乡镇班车到县城,再换长途客车,最后还得步行至医院,一趟下来累得够呛。”石台县大演乡新火村村民汪俊的经历,是过去不少农村群众就医不便的缩影。“其实,许多选择自驾前往市区就医的市民也面临诸多不便。他们不熟悉市区路况,找医院、找车位都很不便。而对身体不适的患者而言,拎着药袋、拖着病体在烈日下步行,也十分艰难。”市交运集团石台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科科长程斌告诉记者,今年4月,该公司开通“医疗直通车”。从石台汽车站出发,沿途设多个接驳站点,直达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线路开通以来,累计运送就医群众超6000人次,收到感谢信20余封,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快就医”的目标。
今年3月底,市交运集团下属东至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月票办理窗口前,家长们的询问声此起彼伏:“1号线不经过晓天新村?”“2号线能不能经过民政局小区?”面对多个偏远片区学生乘车困难的问题,公司党支部书记姚志海在支部会上坚定地表示:“群众点单,我们接单!”
公司运调科连夜梳理发现:梅城村等偏远片区日均仅12人乘车,线路亏损风险高。但一张张学生冒雨等车的照片,让公司领导班子一致决定:“就算亏本也要开!”最终,3号线、4号线穿越6个偏僻片区,将晓天新村、蔬菜新村、林家咀村等“盲区”全部覆盖。
“ 早班车6:10发车、末班车22:50收班,分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四时段接送。”姚志海指着调度表向记者介绍,线路开通初期每台车仅载十几名学生,但随着家长口口相传,如今3号线、4号线早晚班次几乎满员。
针对我市部分区域公交线路设置不合理、覆盖不均衡等问题,市交运集团建立“ 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现场勘察—线路优化—成效回访”闭环机制。如今,全市已开通46条通勤车、31条通学车、5条通景车和3条通医车。“我们将持续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焦群众出行需求,动态调整优化线路,加强公交服务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公交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市交运集团副总经理朱赋文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