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县区动态

教娃潜水、背娃觅食、带娃闲游— —
平天湖变身夏候鸟“育儿天堂”

阅读次数: 作者:记者 邓柱 方雯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0 08:31
[字体:]

“世界最小鸭子”棉凫在平天湖水面上嬉戏。 通讯员 尹莉 摄

“ 快看!䴙䴘妈妈在给崽崽喂食!”
  夏日炎炎,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因一群“新住户”的到来和诞生而格外热闹。曾经被视为冬候鸟越冬天堂的平天湖,如今又成了夏季候鸟的理想“育儿天堂”。
  教娃潜水、背娃觅食、带娃闲游、躲避天敌……在景色宜人的曹家圩、月亮湖等水域,众多鸟儿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在宽阔的水域面、幽静的荷花塘、睡莲丛畅游,享受惬意的“亲子时光”。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是夏候鸟的“繁殖地”,更是万千候鸟长途迁徙中的“中转驿站”。
  “ 夏候鸟每年5至7月就会进入育雏期,幼鸟再经过两到三个月的锻炼,便能独立生存。”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章伟告诉记者。目前,平天湖湿地的鸟类包括夜鹭、池鹭、灰头麦鸡、须浮鸥、水雉等夏候鸟和小䴙䴘、凤头䴙䴘、黑水鸡、斑嘴鸭、白鹭等留鸟。监测发现,今年在此繁殖的候鸟种类达20余种近10000只。
  须浮鸥在荷叶间穿梭筑巢,小䴙䴘依偎在母亲羽翼下,黑水鸡一家悠闲漫步… …为给这些灵动而珍贵的生命创造安全、舒适的繁衍环境,平天湖风景区组建专业护鸟巡查队伍,安排专人分区包保,24小时不间断深入湖区开展巡查,及时防范制止违规捕鱼、采摘水生植被、捡拾鸟蛋、破坏鸟巢等干扰鸟类繁殖的行为,精心守护鸟儿“生儿育女”。
  炎炎夏日荷花开,百鸟齐鸣为“荷”来。湿地公园的荷花塘和睡莲丛是鸟儿们绝佳的“育儿所”,每天上午7时许,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分局湿地大队负责人唐燕华和同事们开始一天的巡护。“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对鸟类生存的干扰,我们通过步巡、车巡和无人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时掌握园内动态,杜绝有人下水违规采摘和违规捕捞,让这些夏候鸟安心哺育下一代。”唐燕华说。
  在唐燕华看来,日复一日地巡护不仅是一项工作,更逐渐成为他的一项爱好。“ 每天看各种鸟类活动就是一种乐趣。“鸭妈妈”带孩子摇摇摆摆地过马路,小鸟跟在打草的师傅后面捡草籽吃,它们萌萌的样子实在惹人喜爱,成为了鸟友和摄影师镜头里的‘明星宝宝’。”
  “闭上眼睛,满耳都是夏候鸟此起彼伏的叫声,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音乐,新华社盛赞的CB(bird)D果然名不虚传!”来自上海的游客盛嘉良是一名鸟类爱好者,每年都来平天湖“打鸟”。站在亲水栈道边,他不停按动手中快门,只为抓拍到须浮鸥最美的瞬间。
  为何夏候鸟喜欢来这里筑巢繁衍,让“平天湖秘境”成为夏候鸟的乐园?
  “这要得益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处处长尹莉介绍,近年来,平天湖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水质提升、植被丰茂,湖泊河流中的鱼虾等水生生物,为夏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前不久,平天湖湿地公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棉凫,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鸭子”,并从最初的几只增加到现在的十几只,它们已连续8年来此“避暑” … …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今年以来,风景区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日,开展10余次鸟类科普宣教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齐山平天湖自然科技探索之旅”“平天飞羽”等特色研学课程,吸引上万名市民和游客关注鸟类保护。
  “保护好平天湖生态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卡。”尹莉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为候鸟栖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良好生态环境。”这片水清岸绿的湿地,正用最灵动的生命律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