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午12点,正是用餐高峰期,东至县城区“寻味乡情”酒楼的后厨飘出阵阵香气,负责人李芳站在大厅里,忙着招呼前来打包的客人。不经意间,她的目光在墙上那崭新的营业执照上停留——“东至县寻味乡情餐饮有限公司”几个字格外醒目。
“当初决定转型,心里也犯嘀咕,担心多年积累的口碑和客源会受影响。”作为有着7年个体户经营经验的“老商户”,李芳感慨转型带来的变化,“但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太明智了!‘个转企’后,客流量还比以前增加了两成,最近更是新招了十几名员工。”她分享起最近的好消息:凭借企业资质,成功申请到380万元的信用贷款,这对缓解资金周转压力、扩大经营规模起到关键作用,“以前作为个体户,贷款额度有限,现在身份转变了,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李芳的经历,只是东至县“个转企”改革浪潮中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个转企”工作开展以来,东至县已有128户个体户成功转型,其中69户蝶变为有限责任公司,59户升级为个人独资企业。
走进尧渡镇东流路的“新视界眼镜店”,明亮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时尚眼镜,负责人江圆怡笑嘻嘻地迎上前来。他的店铺开了两年有余,过去是个体户,生意虽然稳定,但发展受限。“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想扩大经营范围却缺乏资质,只能守着传统的眼镜销售业务。”江圆怡回忆道。去年12月,尧渡市场监管所到店里宣讲“个转企”政策,详细介绍转型后的诸多利好:不仅能申请医疗器械类销售资质,还能享受税收优惠、申请政府贴息贷款。这让江圆怡心动不已,当即决定尝试转型。让他没想到的是,整个办理过程非常顺利。
“ 手续比想象中简单多了!”江圆怡说,通过“个转企”绿色通道,登记注册、纳税服务、参保登记等全程帮办代办,仅用4小时就拿到新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甚至还同步申请到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就连公章刻制都是免费的。”如今,江圆怡的店铺不仅新上了一批隐形眼镜,还计划增加“视觉功能训练”服务。“现在每月营业额保持5%的增长,顾客越来越多!”江圆怡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一旁的尧渡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洪涛认真记录着江圆怡提出的新需求。“ 我们会定期回访,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全力以赴帮助解决。”洪涛说,“企业发展好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
午后,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个转企”专窗前又来了几位办事群众。“您放心,线上平台的上千条好评一条都不会丢!”窗口工作人员接过一位个体户老板递来的资料袋,耐心解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日期全都延续,不会有影响。”
“ 这正是‘个转企’的核心优势。”东至县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办主任王许告诉记者,“‘个转企’明确个体工商户可通过变更登记方式转型为企业,不仅保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时间、名称字号,还能延续相关行政许可,实现了经营主体升级的‘无痛切换’,让个体户转型没有后顾之忧。”
转型只是起点,让企业“茁壮成长”才是关键。“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30多次‘ 个转企’企业跟踪回访,帮助他们解决融资、用工、商标注册等问题20多个。”王许说,“就拿经营场地来说,不少企业规模扩大后,原有的场地不够用,我们就联合相关部门,为企业推荐合适的场地资源,协调租金优惠;在人才招聘方面,组织企业参加专场招聘会,对接职业院校,搭建人才输送渠道;针对市场拓展难题,帮助企业开展品牌策划,对接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 我们还筛选了71户发展潜力大、有转型意愿的个体工商户,纳入重点培育库,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东至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仁学表示,“随着政策效应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个体户从‘要我转’变为‘我要转’,‘个转企’正从‘政府主导、工商推动’逐渐转变为‘市场主动’。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让更多个体户敢转、愿转、能转,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