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安徽金池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操作吊装设备。记者 张延鹤 摄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今年一季度,贵池区经济发展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实现良好开局。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攀新向好势头足,稳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走进该区铜基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安徽金池新材料有限公司,半连续高精冷轧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卷卷铜板带火热出炉,品质可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从2019年落户贵池,到2021年4月全面投产,再到2024年完成产值约35亿元,该企业以惊人速度实现了产能和产值的双重飞跃,成功跻身全省制造业百强。
在公司数字化运营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由生产车间自动传输的数据、参数,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实时调度的有力支撑。“依托这个智慧‘大脑’,企业产品合格率、优良品率分别提升至99.8%、95%,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金池新材料常务副总经理陈庆健介绍,“工业互联网带来更科学的数据分析与更高效的产业协同,让我们对产品质量更有底气,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达9.83亿元,上半年订单已全部排满。”
工业是强区之基,工业经济成色直接决定着贵池经济发展质量。在过去,不少人对贵池工业的印象是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含金量”不高。近年来,贵池直面短板、积极转型,精准落子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两新一装”主导产业,重点布局“东西南北”四大产业板块,推动工业经济稳步提质。
经过多年培育,如今,贵池区“两新一装”主导产业厚积成势、集聚度达70%,连续3年荣膺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今年一季度,全区“两新一装”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27.9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超全区规模工业产值增速6.2个百分点,为工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初夏时节,贵池大地绿意盎然,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也正如火如荼。走进安徽省交控工业化建造有限公司,一排排太阳能光伏电板整齐排列在厂房屋顶,正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清洁电能,直接向用电企业供电。“去年该系统共发电308万度,节约电费约246万元,我们把这部分费用投入到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上,进一步在生产流程中降低能耗。”公司总经理舒志军介绍,企业采用前沿的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数字化,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能耗。目前企业年综合能耗为464.32吨标准煤,单位产值的能耗仅为0.028吨标准煤,低于行业平均值,并于2024年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从生产车间智能化升级到核心技术自主突破,贵池区工业领域“蝶变”故事不断上演: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内30余项发明专利巩固了公司的技术优势,让企业发展成为矿炼阳极铜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池州市九华明坤铝业有限公司借助设备更新,完成从传统制造到现代化智造的华丽转型;池州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线,不仅生产效率翻倍,产品优良率也显著提升……近年来,贵池区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力,工业经济发展曲线持续上扬。今年一季度,贵池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7%,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9.8%。细分行业来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业增长79.2%,医药制造业增长4.1倍,新动能不断积聚。
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引擎”。在位于池州高新区的池州市伟宏铝业有限公司,10万吨再生铝及铝制品二期项目正加紧推进。“早一天建成投产,就能早一天发挥效益。”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今年1月份启动建设,将新建2台精炼炉、2台熔炼炉和1台保温炉,预计8月份实现主体封顶。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能5万吨、新增产值10亿元,实现年处理废铝10万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铝液直供”优势,更好服务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
近年来,贵池区紧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大项目谋划储备与实施力度。今年一季度,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个,协议总投资80.6亿元;新引进入库亿元以上项目23个,新引进省外资金68.5亿元。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工业强则经济强。“贵池区将聚焦强工业、谋项目、扩内需、抓招商,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大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重点推进铜铝镁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全力冲刺二季度,奋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贵池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