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池州市稳步推进“安康码”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安康码”推广使用,全市申领“安康码”166.1万人,设立13025个“安康码”核验点,覆盖各类重要公共场所。以信息化提高群众办事获得感和便利度,陆续推出一码就医、扫码就餐、码上预约、扫码乘车、返池登记等12项便民服务,“安康码”应用便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实现互联互通。以卫生健康、社保、医保三大应用领域为突破口,增加通过“安康码”申领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的功能,并引导群众使用。选取市人民医院和东至县人民医院作为试点,替代医院传统就诊卡,实现“一码就医”;实现与电子社保卡的互联互通,替代传统医保卡,可在全市500余家药店“扫码购药”。
二是拓展便民服务。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码出入、一码取号、一码通办”,设立44个发热门诊服务点,350余家企业借助“安康码”考勤打卡,城市公交实现“扫码乘车”,市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和景区等公共场所实现“码上预约”,39家A级景区实现“扫码入园”,市直机关食堂实现“扫码就餐”,开通“返池登记”服务。
三是助力疫情防控。实施重点场所“安康码+体温测量”精准管控,落实“健康码”全国互通互认,优化代申领、离线码等功能,切实解决老幼等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群体出行难题,实行“一码通行”;加强信息追溯和共享,协助外地及本市相关部门开展流调信息查询16次,排查上海、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来池人员40人、各地返池人员6589人,有效助力疫情溯源防控。
四是强化支撑保障。建立“安康码”用户受理渠道,开通服务热线,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发布两期《安康码问题答疑》,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依托安康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各级管理员队伍,建立24小时线上值班,处理群众申诉9933起、代申领7356起、检查点申请13025起,确保群众问题及时解决、每日清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